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保育禁採近20年 澎湖可望9月解禁孔雀殼菜蛤

圖片來源:中央社

澎湖禁採近 20 年的孔雀殼菜蛤,由於近年採捕方式改為「摘採」,而非敲打,對珊瑚礁沒有破壞性,澎湖縣政府可望最快在 9 月宣佈解禁,開放摘採。

澎湖縣政府農漁局表示,孔雀殼菜蛤狀似掃帚,亦有「掃帚仔」之稱,其口感與一般的蛤仔一樣,肉質鮮甜,富有Q彈性,在2000年為避免民眾以斧頭或小鋤頭等破壞性利器挖掘或敲碎珊瑚礁,造成潮間帶淺坪生態環境失衡,公告嚴禁採捕迄今。

澎湖縣議員呂黃春金在縣政總質詢指出中,對於孔雀殼菜蛤生長習性,民眾以摘採方式對珊瑚礁沒有破壞性,希望能解禁,讓民眾可摘採,增加收益。

縣長賴峰偉昨天傍晚前往馬公前寮里海域會勘,聽取前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主任蔡萬生與民眾意見,實地了解掃帚仔採捕方式為「摘採」,而非敲打,對珊瑚礁沒有破壞性,沒有禁採的必要,決定順從民意,指示農漁局重新公告,最快今年 9 月可望解禁。

澎湖縣農漁局指出,澎湖目前公告為保育貝類的還有山羊海菊蛤(粉蚵、燈火蚵)、黑石蜊(灘)、大白狐蛤(撬仔)、海參、大法螺、硨磲貝等,都在禁採之列,呼籲民眾切勿投機取巧、以身試法,共同保育愛護海洋資源。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