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謝三泰出版六四攝影集 塵封30年影像重見天日

圖片來源:謝三泰 Facebook

資深攝影記者謝三泰今天在台北舉辦攝影集「吼叫一九八九」的新書發表會,讓自己塵封 30 年的六四採訪作品重新問世,也披露當年採訪過程的艱辛。

謝三泰表示,自己的記者生涯早期,碰上了台灣政治最動亂的時期,從解嚴、 520 農運,到要求國民大會全面改選,自己也跟著社運者「一起在街頭上狂飆」。

1989 年 4 月,自立晚報派遣謝三泰赴北京採訪亞洲銀行年會等一系列活動。出發前,謝三泰聽說中共前總書記胡耀邦過世,學生聚集在天安門廣場悼念的消息,基於在台灣採訪街頭運動的經驗,便主動向報社提議採訪學運。

從當年 4 月 17 日到 5 月 27 日,謝三泰總共在廣場上採訪了 40 天,直到報社一再催促,切斷金援下才啟程回台。回台後,謝三泰也採訪了隔年的野百合學運,看到了學生較嚴密的組織,和較明確的訴求,讓他好奇前一年的天安門經驗是否也影響了當時的台灣學運。

除了紀錄學運外,謝三泰的攝影集也收錄了胡同人家、工地工人,和進城「盲流」(遷徙至城市的農村人口)等珍貴的歷史照片,呈現出當年北京的庶民生活。

1989 年還沒有數位相機,謝三泰回憶,三台相機、四支鏡頭、一台相片傳真機、數瓶藥水,和上百卷底片已經把行李箱裝滿,自己連衣服都是到了北京才買的。

每天採訪完,他回到飯店,把廁所當成暗房沖洗照片,再儘快將照片傳真回台灣。會上他也展示了多張當年為節省時間,而直接在空白處手寫圖說的照片。

謝三泰表示,當年用撥接電話傳真,一張灰階照片需耗時 7 分鐘,彩色照片更要 3 倍時間,且過程中不能斷線。他也回憶,由於自己房間傳出傳真機聲響,又不斷要求轉接國際電話,引起飯店的疑心,不時來敲門打探,後來甚至切斷連線。

因此,謝三泰最後只能借用投宿在其他飯店的同業電話線將照片傳出。離開北京時,他將底片分批藏在衣服裡,才幸運過關。

回台後 10 天,天安門流血清場,謝三泰說,自己多年來將把這次採訪視為「未完成的任務」,不想面對它,甚至選擇性遺忘。直到知名攝影家張照堂看到這批作品,告訴他「不是待到最後才有價值,參與的過程也非常重要」,並協助他編輯本書,才使這批作品得以在塵封 30 年後重見天日。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