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記者賴品瑀報導)根據模擬,當全球均溫升高 2℃ 之時,協和、林口、大潭、台中、興達、大林等電廠,均將遭上升的海平面淹沒,位於彰濱的 Google 資料中心、麥寮的六輕離島工業區、南科的台積電、群創等大廠,也將在 2030 年左右陷入水鄉澤國。
環團與跨黨派立委提醒,現今台商回流,雖然歡迎有競爭力且具企業社會責任的台商返鄉打拼,但呼籲審慎選擇廠址,以免心血投資泡湯,而總統參選人更應該正視這個國際都關注的領袖級課題,設法追求「零碳無煤」,以守住 1.5℃。
響應「524 全球氣候行動」,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等數十個環團發起氣候緊急遊行,其中台北場將在 24 日下午 1 點在立法院前集結,向立法院、行政院、民進黨部和教育部等遞交陳情書,提出「宣布氣候緊急狀態、積極面對有效處理氣候危機、零碳台灣 永續健康、召開國民氣候會議」四大訴求。桃園、台中、彰化、高雄等地也將同步響應。
22 日環團舉辦記者會,劉建國、陳宜民與徐永明也跨黨派出面支持,承諾將會從立法設法讓政府回應民意。
「2030 電廠從北到南恐受災遭淹、2050 南科成水鄉澤國!」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理事長葉光芃指出,台灣極可能是第一批氣候難民,卻是減碳放牛班,環團與學生要求政府宣布「氣候緊急狀態」,承認及正視台灣已進入非常時期,相關政策均應考量氣候變遷危害、急速節能減碳。
葉光芃強調,氣候變遷已成各國領導人無可迴避且必須面對處理的棘手課題,因此呼籲總統蔡英文和各黨總統參選人,必須關注氣候變遷這項領袖級課題,提出面對及處理氣候緊急狀態的積極減碳對策,帶領台灣減緩氣候變遷威脅。
「全球氣候行動」是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少女 Greta Thunberg 發起的「週五為未來(Fridays for future)」,呼籲為「守住1.5℃而戰」目前已有 108 個國家、1,279 個城市民眾自發響應,24 日將是第二次全球氣候行動。
是綠能不是核能!環團籲零碳減煤從綠能做起
環團提醒,台灣要「零碳」必須從「減煤」做起,且是要從綠電與節能下手,而不是重啟核電廠。然而核能的核廢料、核災問題將遺留給後代子孫,成為遺害子孫的禍害與負擔,嚴重違反世代正義,況且台灣完全沒有處理核廢料或核災的能力和場所,所以台灣 Fridays for Future 堅決反對核電延役。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成員沈軒宇表示,的確火力發電是碳排最高的,但環團的立場是以綠能來減煤,而不是核能。年初訪台的能源專家麥可史耐德提出報告,核電廠的興建約要 5 到 10 年才能完成,而已經蓋了 30 多年的核四,現在就算要重啟,也必須 6 或 7 年才能上線,反觀上週開工的離岸風場,預計年底就要完工,可見兩者相較,選擇核能做為減碳之道,將是緩慢而效率的。
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理事長高茹萍表示,依據國家再生能源機構 IRENA 的 2050 年再生能源路徑預測,再生能源的價格將越來越低,佔國際電力占比越來越高,也將是減少碳排放空氣污染的最有效替代能源,且因再生能源提供的公益社福比例越來越多了。
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蔡中岳提醒,影響氣候變遷的「能源使用」,其實石油的耗用遠高於電力,而核電在石油、電力的總和之中,佔比不過 5%,人們花那麼多時間討論核電其實是不對的,反而是從檢討化石燃料的補貼、高耗能產業的轉型,才能積極降低石油使用,是較有效率的減碳動作。
環保聯盟潘翰聲表示,目前跨國產業鏈,紛紛要求使用綠能,有意參選總統的鴻海企業總裁郭台銘,身為高科技產業龍頭不可能不知道,「你反綠能你還能叫拼經濟嗎?」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