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防秋行軍蟲侵台釀農損 農委會啟動防疫措施

圖片來源:中央社

農委會今天召開記者會宣布,繁殖力強的秋行軍蟲已進入中國,台灣目前尚未發現,但已加強邊境、境內監測,為防害蟲隨氣流入境危害甜玉米及水稻,已備妥有機資材、農藥撲殺。

農委會主秘張致盛表示,秋行軍蟲(Fall armyworm),原生在熱帶、亞熱帶的美洲, 2016 年從美洲傳到非洲, 2017 年又從非洲傳到亞洲,目前包含東南亞、印度,以及今年的中國大陸都深受影響。

農試所農業試驗所助理研究員江明耀指出,中國已 11 省傳出災情,從雲南、海南島、廣東、廣西都有危害紀錄。

他說,秋行軍蟲的卵成卵塊,雌蛾產卵每塊約 100 、 200 顆卵,而幼蟲取食會危害農作物,在非洲主要危害玉米,因玉米是當地經濟糧食,造成嚴重損失。幼蟲成熟後在土裡化蛹,成蟲羽化後會產卵,其壽命 2 週以上,雌蛾一生產卵達 1500 到 2000 顆。

農委會防檢局長馮海東指出, 2004 年已將秋行軍蟲列入檢疫方面的有害生物。此蟲是有害性夜蛾科,主要生存於活植物上,不會在穀物上存活,因此將加強檢疫及檢查來自疫區的寄主植物種苗、農產品及其載運工具。倘若害蟲入境台灣,甜玉米、水稻可能受害,金門地區則擔憂危害高粱、小麥。

他說,同時將加強高風險貨櫃或途經高風險區貨櫃的抽檢及巡查,並請進口商要求出口方落實貨櫃及包裝清潔,包含郵輪、航運及船運公司,都要確實清潔貨艙及貨櫃,貨櫃場也要加強巡查,做好自主管理。

此外,馮海東說,秋行軍蟲危害範圍已到中國大陸,離金門、馬祖更近,此蟲的飛行距離又長,一晚可飛 100 公里,伴隨氣流可達 250 公里以上。

他說,目前各區農改場調查顯示,沒有發現秋行軍蟲,但會持續在作物產區、港口加強設置性費洛蒙做偵測,確認有無飛到台灣。

他指出,秋行軍蟲幼蟲的特徵為頭部有倒Y型紋路,每一節身軀有 4 個斑點,若發現可撥打專線 0800 – 039 – 131 通報。而後續應變措施,包含大面積利用性費洛蒙誘殺,或用約 4 種殺蟲劑,有機田則可用蘇力菌、苦楝油撲殺。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