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記者賴品瑀報導)母親節前夕,陳曼麗、余宛如、李麗芬、陳靜敏等多位身為媽媽的立委,與婦產科醫師、助產師等,提醒「搶救地球母親」,呼籲參與「524 台灣響應全球氣候行動」。訴求減碳、保護藻礁、守住 1.5 度C等,當天在台北、桃園、台中、彰化、高雄將有遊行、靜坐、集會、藝術行動。
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理事長葉光芃指出,目前全球最新研究報告顯示,氣候變遷與空氣污染互為因果,且氣候變遷對婦女健康的影響遠大於男性,如食安和飲水問題,疾病散播等,使婦女營養不良,面臨性暴力威脅,身心受創。孕前和產前的環境毒素更可造成對後代子孫深遠而持久的影響。因此,紐澳護理師和助產師學會、美國婦產科醫學會等都陸續發表警示。
世界氣象組織(WMO)公布 2018 年全球在海洋溫度、陸地溫度、海平面、溫室氣體濃度都創下新高,不只夏天極熱,春天亦然。葉光芃指出,尤其暖化已造成台灣登革熱疫情北移,去年北部病例已超越南部!若孕婦感染恐導致胎死腹中、早產、新生兒低體重,若於生產期間感染,出世 1-2 週的新生兒也會出現登革熱。
葉光芃表示,紐約州立大學更提出,孕婦懷孕 5 到 10 週若遇到熱浪,胎兒可能發生心臟分化,造成先天心臟病,甚至流產。因為洪水造成病媒蚊滋生,也造成懷孕婦女因此感染茲卡病毒,致使新生兒小頭症。葉光芃強調,生出這樣的孩子,比流產更慘,不只家庭,國家社會的負擔也都很大。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陳菁徽醫師指出,氣候變遷不光是對婦女健康產生威脅,也間接對發育中的胎兒造成傷害,而在醫療的第一線更可以感受到,空污與全球暖化對懷孕婦女直接與間接的衝擊,包括早產、低出生體重、氣喘、呼吸道心血管疾病、妊娠高血壓等。
護理助產師學會聲明,支持立法以促進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助產師助產士公會理事長郭素珍表示,為了母嬰健康,國際助產界都有這樣的聲明,目前護理助產師、助產士都努力教育自己和患者如何對空氣品質的警報採取行動,以防止呼吸問題,避免在極端高溫下暴露及如何避免接觸媒介傳播的疾病。
回到台灣對減碳的努力,立委陳靜敏指出「看守德國」先前提出評比,台灣在受評的 57 國中,拿到第 52 名,得分只有 29 分這樣讓人失望的成績。
「留給孩子更好的環境,是大人的責任。」面對第一線醫療人員提醒氣候變遷與空污對母嬰的影響,立委李麗芬、陳曼麗指出,政府提出能源轉型、5+2 產業升級等措施,正是尋求改善的作法,只是這需要時間。環保署環管處副處長黃偉鳴也說明,台灣訂出的「溫室氣體排放管制行動方案」,與鄰國韓國等其他國家相比,並沒有比別人差,為了達成 2050 年碳排是基準年 2005 減半的長遠計畫,短期目標是2020 年減 2%、2025 年減 10%,包括能源、製造、運輸、住商、農業與環境六大部門都必須出力。
立委余宛如建議,要求企業對產品做出碳排放數據,供民眾選購,藉此督促企業負起企業責任,況且,目前國際提出這些規範,企業應該儘速因應,才能在產業界具有競爭力。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