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每年奪走 9000 條性命,但現行療法卻面臨瓶頸,國際研究發現,若同時使用傳統化療搭配抗血管新生標靶藥和免疫療法,超過 1 年腫瘤無惡化患者比例增 4 成,整體死亡風險也降低。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肺癌已連續 7 年高居 10 大癌症死因之首,每年有超過 9000 人因此喪命。
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理事長高尚志今天受訪表示,國內肺癌患者多達 9 成是「非小細胞肺癌」,超過 6 成患者確診時已是第三、四期的晚期患者,治療上也遇到許多瓶頸,化學治療僅能延長 7 至 11 個月的性命,標靶藥物也僅對約 5 成、有特定基因型患者有效,直到 5 年多前免疫療法問世,才讓肺癌患者看到一線生機。
很多人都聽過免疫療法,但對於詳細原理卻是一知半解。高尚志解釋,癌組織一旦在體內冒出,長到 0.2 公分以後就無法繼續生長,因此癌細胞會分泌物質促進血管增生,深入附近的器官、組織吸取養分。
他比喻,癌組織就像在一片荒地上造鎮,必須開拓道路到鄰近的城市,有了道路才能運送物資,當癌組織大到 1 公分,每天平均會有 200 萬顆癌細胞掉入血管中,免疫系統雖然會吃掉這些癌細胞,但轉移風險仍大大增加,因此一般發現約 0.8 公分的可疑腫瘤就會建議切除,避免它繼續長大。
不過,若無法早期發現癌組織,癌細胞表面的 PD-L1 蛋白質會和免疫 T 細胞表面的 PD-1 蛋白質結合,讓免疫系統誤以為癌細胞是朋友,便不再攻擊癌細胞。
高尚志說,免疫療法正是利用這一點,打斷癌細胞和免疫細胞的「友誼之手」,喚醒免疫細胞重新攻打癌細胞,有部分患者即便不再用藥,免疫系統仍會持續發生抗癌作用。
可惜的是,免疫療法並非人人有效,高尚志指出,根據研究,肺癌患者中只有 2 到 3 成對免疫療法有反應,因此各國開始尋找免疫療法的「搭檔」,希望透過組合式療法增加療效。
台北慈濟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黃俊耀表示,根據近 2 年國際醫學年會最新研究顯示,晚期肺癌患者同時使用化療藥物、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和免疫療法等 3 種藥物的組合式療法,可將反應率提升至 6 成,超過 1 年腫瘤無惡化患者比例增加 4 成,整體死亡風險降低 2 成。
黃俊耀說,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患者中,呼吸及神經系統、腎上腺、骨頭、肝臟是最常見的轉移部位,但轉移到肝臟的患者存活率卻最差,經常在確診時就剩不到 3 個月壽命,而且再轉移的比例相當高,但上述 3 種藥物的組合療法卻能將肝轉移患者的死亡率降低 4 到 5 成,令醫界振奮。
他解釋,抗癌就像作戰,但過去治療上經常讓各種療法「單打獨鬥」,組合式療法就像一次準備好所有最好的武器,由化療藥物擔任炸彈炸毀癌組織,抗血管新生標靶藥阻斷癌細胞的後勤補給,最後由免疫療法活化免疫細胞和癌細胞作戰,有助全面提升整體戰鬥力,增加勝算。
黃俊耀說,使用這種組合式療法每月得花費新台幣約 15 萬元,所費不貲,盼健保署未來放寬免疫療法規定,研擬以部分負擔等方式,讓患者在使用免疫療法時,也能同時使用化療及標靶藥物,增加患者存活機會。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