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台灣開發新RC居全球第2 樓高可增近一倍

圖片來源:Pixabay / 作者:ArtisticOperations

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歷經十年研發,開發出新 RC 結構,材料強度比傳統 RC 提升 1.6 至 2.4 倍,建築物可蓋高度也增加近一倍;台灣是繼日本之後,第 2 個開發新 RC 的國家。

國研院國震中心研究員林克強上午在「高層住宅的新首選—台灣新型高強度鋼筋混凝土結構系統」記者會中指出,傳統 RC(鋼筋混凝土)因為變形小、隔音好、耐火性佳,施工技術與成本低等優點,台灣住宅多以 RC 結構為主,不過由於材料強度低、梁柱尺寸大,最高只能蓋到 27 樓左右。

林克強說,鋼骨結構雖可蓋更高樓層的建築,隔音度卻不佳,不適合做為住宅,與台灣同樣有地狹人稠、地震頻繁問題的日本,開發出高強度鋼筋混凝土,目前已蓋出世界第 1 棟 59 樓高層鋼筋混凝土住宅建築。

林克強表示,國震中心自 2009 年起,結合學術界與產業界資源,著手研發「台灣新型高強度鋼筋混凝土結構系統」(New RC),歷經 10 年努力,已經開發出強度為傳統材料 1.6 倍的鋼筋、 2.4 倍的混凝土,及配合高強度新材料的設計與施工技術,並全部通過驗證,可提供業界應用與參考。

林克強說,新 RC 是使用預鑄工法搭配高強度的鋼筋混凝土,可有效節省營建材料、縮小結構尺,而預鑄工法是梁柱事先在工廠製造,再運到現場組裝,可將工期從 14 天縮減為 7 天,以 30 坪住宅為例,可增加約 2 % 的室內使用面積。

抗震度方面,他說,新 RC 與傳統 RC 相比,若柱子一樣大,新 RC 的抗震度絕對是比較好。台灣也成為繼日本之後,全世界第 2 個開發出高強度鋼筋混凝土結構系統的國家。

遠揚營造、亞利預鑄董事長鄭燦鋒受訪時指出,凡事起頭難,初期量不大,建造成本會增加 10 % 左右,他期盼政府能輔助,容積獎勵增加 5 % 或 10 %,這對推廣新工法有助益。

國震中心表示,新 RC 合作業界包括潤泰、遠東、東和鋼鐵和東京鋼鐵,目前已有國內業者規劃興建 43 樓的高層住宅,未來勢必吸引更多業者投入。

國震中心說,台灣各大都市,屋齡超過 3 、 40 年的低矮樓房比例漸漸增高,此類建築已超過或逐漸達到設計使用年限,安全堪虞,因此,都市更新議題日顯重要。新 RC 的技術應用,可將都市住宅更合理且有效率地高層化,適當降低都市的建築用地需求,增加公共空間及綠地面積,有效改善居住品質。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