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新竹市消防添新戰力 2隻搜救犬25日亮相

圖片來源:中央社

新竹市消防局特種搜救隊去年派 3 名隊員前往內政部消防署訓練中心,與搜救犬一對一進行培訓,其中 2 隻通過初試的搜救犬,將於 25 日新竹市民安 5 號演習時亮相。

新竹市消防局長李世恭表示, 3 位新竹市特種搜救隊員去年中前往內政部消防署訓練中心,與搜救犬進行為期 2 年的培訓,明年 6 月完成培訓後, 3 隻搜救犬將成新竹市消防局生力軍。

李世恭說,搜救犬可克服雜音干擾,精準搜索受困者,提升特搜隊戰力;此次訓練的 3 隻搜救犬,已經有 2 隻在上個月通過 IRO-V(初級)考試, 25 日新竹市民安 5 號演習時,牠們將參與演習,首度亮相。

來自竹市消防特搜隊的領犬員黃國峰表示,培訓過程幾乎是 24 小時與搜救犬「黏在一起」,從早上 6 時起床煮早餐、上午及下午的分段訓練,晚上要整理環境,常到晚間 10 時後才能休息,並得隨時注意牠們的健康與情緒,「親身經歷後才了解,培訓搜救犬真的很不容易。」

領犬員溫智欽分享,他有養狗經驗,原以為培訓應可輕易上手,沒想到搜救犬相較於其他犬隻有更高的靈敏度與不服從性,有時候餵食或操練較高難度科目時,還會被牠們咬傷,笑稱「培訓期間受的傷,比在分隊執行勤務工作所受的傷還多」。

領犬員簡綱禾則說,培訓首重細心觀察,注意犬隻的動作、狀態,並得到牠們的信任,如盛夏時帶著搜救犬在戶外模擬建築物倒塌場及野地訓練,看到搜救犬沒精神或行動變慢,就要注意牠的身體狀況,適時補充水分與休息。

竹市消防局指出,一隻具備搜索能力的搜救犬養成至少需要 1 年以上時間,並通過 IRO(International Rescue Dog Organization,國際搜救犬組織)及 MRT(Mission Readiness Test,搜救犬國際任務測驗)等認證考試,才具備正式參與搜救的資格。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