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屆英國台灣影展邀請到導演蔡明亮,蔡明亮在接受英國媒體採訪時,常被問到台灣對他的意義,他表示,台灣給他自由的創作環境,讓他能不被市場綑綁,又能繼續生存。
61 歲的蔡明亮出生馬來西亞,高中後來到台灣,文化大學戲劇系畢業。他學生時代從劇本起家,後轉往執導,在 2013 年以電影長片「郊遊」拿下金馬獎最佳導演獎、威尼斯影展評審團大獎銀獅獎等獎項後,隔年僅在戲院快閃放映 50 場,便轉身前往美術館展演,之後有好多年,他的電影只在美術館展演,不在電影院。
蔡明亮接受記者訪問時表示:「很多人都不知道我在幹嘛,因為我從『郊遊』之後就很少在戲院上片。 2014 年之後,我的電影都和美術館比較多接觸,尤其是業界都不太知道我在幹嘛。」
他笑說:「因為他們也不去美術館。」
蔡明亮這次在泰特現代美術館合作推出系列單元與大師班,與民眾面對面對話,並首映他的 VR 電影「家在蘭若寺」(The Deserted)。
英國台灣影展以胡金銓導演 1967 年的經典武俠片「龍門客棧」修復版作為開幕片,而蔡明亮帶來向「龍門客棧」致敬的「不散」,呼應了另一個時代的起始。蔡明亮認為,「不散」是他的轉捩點,「因為這部片,有很多人看到我的作品」,雖然這部作品票房不怎麼理想。
蔡明亮說:「我還記得有個報紙,用很大篇幅畫了漫畫,諷刺我的票房,好像這個電影是鬼在看的,都沒人排隊。但我覺得這才是我真正被發現,我不只是拍院線電影,我有更多的可能性。」
影展除了有蔡明亮的轉捩點之外,也包含他的新突破。影展方與台灣科技廠商 HTC VIVE、MSI 合作,採用先進技術在倫敦搭建了一座虛擬實境電影院,首映「家在蘭若寺」。
「家在蘭若寺」由金馬影帝李康生、尹馨、陸弈靜、陳湘琪聯合演出,是華人首部 VR 電影。 2017 年入圍第 74 屆威尼斯影展 VR 競賽單元於威尼斯首映後,陸續在台北金馬影展、香港國際電影節等多個影展巡迴展映。
蔡明亮講究畫質的細膩度,其實對於「家在蘭若寺」最初的放映表現並不太滿意,「我甚至都不准他們發行」。
他說,VR 是一個很新的媒材,還在研發中,即便現在也是,但技術不見得可以跟得上概念。現在看電影講究畫質要清晰,他個人也是比較追求這方面。
蔡明亮說:「我剛拍完的那個階段,可能只能做到 6 成,就已經到頂,所以看上去覺得,這技術雖然號稱是很先進的科技,但其實還沒發展完成。」直到去年底才呈現他覺得還不錯的效果,開始參加影展。
談到如何在 VR 電影施展他的美學,蔡明亮表示,觀眾進到電影院知道要看銀幕,但 VR 卻賦予觀眾轉頭的自由,觀眾心理上知道自己有 360 度可以看,所以「會讓自己變得很忙」。
他說,作品在觀看體驗裡成型,但這個觀看和以前不太一樣,還給觀眾再多一點的自由。同一部「家在蘭若寺」, 10 個人看到不同的效果,但內容是一樣的,端看觀眾想看哪裡。
蔡明亮說,他作為導演,當然有一個主軸要給觀眾看,因此在拍攝 VR 電影時,他會花更多時間思考「我怎麼看我在拍的東西」,雖然觀眾應該要跟他一樣,但他不能控制,只好盡量做到讓觀眾發現「這樣看是最好的」。
拍攝電影 20 多年、從男主角「小康」李康生年輕拍到老,蔡明亮說:「因為台灣是一個非常自由的環境,我才有可能這樣創作,不會太被市場綁住。」
「我在台灣,這 20 多年,我一直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我還是存活著。當然不容易、很辛苦,但起碼我在創作上非常自由,這是環境給我的。我的個性是很怕被綑綁的,這個環境並沒有綑綁我。」
但蔡明亮也一直在思考,個人創作不能不理會市場,而是要去創造市場,他一直努力在找尋出路。
在「郊遊」之前,蔡明亮一直想盡辦法讓每部電影都在戲院上片,甚至到街頭賣票。之後轉移到美術館,雖然不會被市場綑綁,但回過頭來,蔡明亮表示,他還是希望自己的作品在戲院放映。
「說實在,電影的確就是應該在戲院裡面看,是更加有感覺,力量更強。所有眼睛投射在一個四方的框框。這個框框就像一個窗口,視野無窮盡,但這個框框可以裝不同的東西,不能只是裝同類型的電影,或是明星的臉。」
因此他最近發動募資「凝視計畫」, 5 月將在台北光點華山電影館放映新作「你的臉」、短片「光」。這兩部片這次也在泰特現代美術館播放。
蔡明亮表示,「你的臉」和「光」既在美術館放映,之後又回到戲院,兩邊都放映,其實也是在打破一些界線,讓電影院不只能放商業片,重點是觀眾夠不夠。而他到美術館展演的這幾年,就是在培養觀眾。
「當不偏食的觀眾多一些時,電影就可以存在商業片,也可以存在各種創作。」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