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研究:睡眠障礙增心衰竭風險 單純失眠更要命

圖片來源:pixabay

睡不著、睡不好,當心真的會要命。三總追蹤 2 萬多名睡眠障礙患者長達 13 年,發現每 6 人就有 1 人罹患心臟衰竭,一旦確診滿 7 年風險將大增 20 %,而且睡不著、失眠的人風險更高。

三軍總醫院胸腔內科醫師王一多告訴記者,睡眠障礙是一種系統性的疾病,包括失眠、生理時鐘失調、夢遊等,在台灣相當普遍,平均 25 %民眾都有此問題,若以性別來看,整體男性約有 20 %有睡眠障礙,女性約有 30 %。

然而,過去對於睡眠的研究大多著重在「睡眠呼吸中止症」,也就是睡覺時呼吸道阻塞,造成的暫時性缺氧。

王一多指出,過去研究顯示,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患者,長期下來罹患心血管疾病、高血壓大大增加,嚴重甚至會導致心臟衰竭,心臟衰竭幾乎可以說是「心臟的癌症」,嚴重程度不容小覷。

值得注意的是,在心臟衰竭的患者當中,約有 20 %到 60 %並沒有睡眠呼吸中止症,但卻有失眠、夢遊等不明原因的睡眠障礙,令三總研究團隊好奇,若單純僅罹患睡眠障礙,而非嚴重的睡眠呼吸中止症,是否同樣會增加心臟衰竭風險。

王一多說,研究團隊利用健保資料庫,找出 2000 年新確診為睡眠障礙且年齡 20 歲以上的患者共 2 萬 985 人,這些人本身沒有心臟衰竭,也沒有睡眠呼吸中止症,卻出現不明原因的睡眠障礙。

持續追蹤到 2013 年,發現一共有 3498 人發生心臟衰竭,比率約 17 %,平均每 6 名睡眠障礙患者當中,就有 1 人罹患心臟衰竭。

進一步分析發現,罹患心臟衰竭的患者約有 40 %年齡小於 50 歲、以女性較多,且在確診睡眠障礙的 7 年過後,罹患心臟衰竭的風險明顯比一般人高出 20 %;特別的是,單純失眠、睡不著的患者,比起其他睡眠障礙患者,罹患心臟衰竭的風險高出 36 %。

王一多推測,睡眠障礙可能影響大腦的荷爾蒙分泌,進而影響壓力中樞,改變心跳、心血管活性,加重心臟負擔;其他國家研究也發現,睡眠障礙會增加高血壓、糖尿病風險,同樣會加重心臟負擔,提高心臟衰竭風險,但詳細機轉仍待深入研究。

根據台灣睡眠醫學學會建議,民眾若躺在床上 30 分鐘睡不著、每週半夜醒來或提早醒來超過 3 次,而且持續長達 3 個月,應儘速就醫治療。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