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歲洪姓女子成為新手媽媽後,乳房有天出現硬塊,皮膚紅腫疼痛,到診所拿口服抗生素和止痛藥治療 1 週後沒效,再到醫院確診是乳腺炎,接受清創引流手術及服藥才治癒。
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一般外科醫師黃建璋今天指出,洪女發現乳房硬塊後,怎麼推也推不散,還越來越腫大,連皮膚也紅腫,相當疼痛,但未發燒;洪女先到診所就醫,口服抗生素和止痛藥, 1 週後不見成效,才轉診到醫院後接受手術,住院治療 2 週後出院。
黃建璋表示,文獻統計,乳腺炎發生機率約為 2 成,其中一半的乳腺炎發生在哺育母乳後 4 週內;其實,女性只要進入泌乳期,乳腺炎隨時會找上門,特別是在親餵次數或擠奶次數驟減時發生。
乳腺炎大多是乳管阻塞後乳汁蓄積,引發後續發炎腫痛症狀;若誘發細菌感染,將變成乳房膿瘍,就需要外科清創手術治療。
黃建璋說,定時且規律地將乳汁排空,是最佳且最簡單的預防乳腺炎方式,媽媽可親餵寶寶母乳,或用擠奶器、或徒手將乳汁排空。媽媽親餵前可先溫敷乳房,適度且溫柔地按摩,幫助乳房組織放鬆,有益於乳汁的排空。
若出現乳腺炎症狀,經自我照顧 12 小時至 24 小時不見起色,或局部的紅、腫、熱、痛等情況加劇,甚至發燒,應立即尋求醫療協助。一般處理是反覆性地以細針抽取膿汁輔助抗生素治療,最後才施以外科清創手術。
不過,有一部分乳腺炎可能和發炎性乳癌有關,若有反覆性的乳腺炎,或久癒不良、甚至皮膚潰瘍等,當事人應諮詢專業醫療團隊,尋求治療。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