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主動出擊防兒虐 衛福部擬設預警系統

圖片來源:中央社

立委關心兒虐案防治,衛福部長陳時中說,今年正式整合各保護系統,且擬建置預警風險系統,納入藥酒癮、父母犯罪處遇等高風險因子,主動關懷風險個案,今年 6 月後會漸趨成熟。

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今天邀衛生福利部、教育部、法務部、內政部等主管機關進行「兒少保護業務現況與法規檢視」專案報告。

根據衛福部統計資料,近年因民眾防暴意識提升,兒少保護通報量逐年攀升,近 3 年通報數都超過 5 萬件;但若扣除重複通報、已經列案者,近 5 年的通報量為 3 萬 1 千件至 3 萬 5 千件之間。

重大兒少虐待包含嚴重虐待及殺子自殺案件,衛福部進一步分析,重大兒虐致死人數近年有略微下降趨勢。但近 5 年兒少遭受虐待致死案件估計約 120 人,受害兒少 6 歲以下者占 7 成, 3 歲以下占 5 成,顯示 6 歲以下兒少為受虐致死風險較高族群。

陳時中報告時指出,目前持續布建社會福利支持資源,也持續增聘社工人力,兒保社工工作相對風險較高,已擬定薪資提升方案報行政院核定,希望保障社工工作權利。

針對 6 歲以下高風險兒少,陳時中說,持續推動 6 歲以下兒童主動關懷方案,也研擬要發展預警風險系統,藉由大數據分析,找出兒虐高風險族群,才能主動及早介入服務。

不過,朝野立委也質疑,各服務方案彼此缺乏整合,資訊無法彙整,可能讓個案被「漏接」。兒保工作也跨及衛福、教育、警政、法務等單位,各單位的橫向聯繫、整合也非常重要。

陳時中表示,目前已整合保護資訊、脆弱家庭個案管理、精神照護資訊管理等系統,將個案服務從通報、集中派案、評估、處遇服務建構完整流程,今年 1 月已正式啟用,整合衛政跟社政,讓預防工作能更確實。

衛福部保護司長林維言受訪時表示,除了整合系統,未來也希望發展大數據分析系統,分析嚴重個案的家庭結構,串接刑案、戶政、教育系統資料,如父母有沒有藥酒癮、有沒有入監服刑、兒童年紀是不是比較小等,從孩子、父母狀況找出高風險的關鍵因子。

林維言說,透過這套高風險預警系統,如果發現再通報風險高,就會請社工及早家訪且密集訪視。如果家訪都訪不到孩子,也會及早通報警政系統,現在各系統的敏感度都有提高,有助橫向聯繫工作。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