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機率僅20萬分之1 醫師靠超音波揪連體嬰

圖片來源:Pixabay / 作者:Heidelbergerin

亞洲首例分割成功的連體嬰張忠仁今天過世,連體嬰話題引發討論。醫師說,連體嬰就是同卵雙胞胎,因分開不完全導致肢體相連,機率僅 20 萬分之 1 ,如今利用超音波就能提早發現。

張忠仁、張忠義兄弟是相當少見的「坐骨連體嬰」,上半身各自分開,有獨立完整的頭部、胸、心臟、肺、肝和雙手,下半身則是共同一個肚臍、一個骨盤、三隻腳, 1979 年接受分割手術,創下亞洲首例。哥哥張忠仁今天因突發腦幹出血過世。

台北長庚醫院產科主任蕭勝文今天受訪時表示,連體嬰其實就是同卵雙胞胎的一種,他解釋,正常的同卵雙胞胎是由一顆卵子受精後,發育到第 12 至 14 天時,自動裂成兩半、變成 2 個胚胎發育;不過,若是受精卵分開不完全,就會導致胎兒部分肢體相連,形成連體嬰。

根據統計,懷上連體嬰的機率僅 20 萬分之 1 ,以全台每年不到 20 萬名新生兒數量推估,每年新生兒當中可能只會出現一名連體嬰。

蕭勝文指出,連體嬰平均在懷孕 10 週時就能透過產檢的超音波及早發現引產,但部分西方國家礙於宗教信仰不能墮胎,因此連體嬰的個案也相對較多。

連體嬰有各種可能性,可能是頭部、胸部、腿部相連,也可能只有一顆心臟,不僅生產時難度相當高,即便順利生產,也會因部分器官為兩人共用,隨年齡增長身體恐愈來愈不堪負荷,增加存活難度。

蕭勝文說,他曾收治一名頭部側邊相連的連體嬰,胎兒共用同一張臉,在媽媽肚子裡還能靠母體胎盤提供養分,但出生後幾乎不可能存活,只好早早引產。

蕭勝文指出,根據文獻,雙胞胎確實有遺傳的可能性,但連體嬰則沒有相關統計,以台灣超音波的水準,孕婦只要定期產檢都能避免生下異常的寶寶,無需過度擔憂。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