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體嬰哥哥張忠仁疑因出血性腦中風辭世,醫師表示,出血性腦中風因腦部血管破裂,出血壓迫腦部組織,恐危及性命,呼籲民眾出現嘴歪、單側無力、講話不流暢、意識不清應速就醫。
張忠仁、張忠義兄弟是亞洲第一例接受分割手術重獲新生的連體嬰,今天傳出張忠仁數日前突然口吐白沫,送醫後因突發腦幹出血過世;張忠義受訪時證實哥哥死訊。
台北榮民總醫院重症醫學部主任林永煬受訪時表示,根據上述症狀研判,張忠仁很可能是腦血管破裂,導致嚴重的出血性腦中風,出血壓迫到腦幹等周邊神經,使腦壓急遽升高,進一步壓迫到沒有出血的腦組織,可能出現嘔吐、昏迷、意識喪失或類似癲癇的急性症狀,甚至危及性命。
前台灣腦中風學會理事長、台中澄清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葉守正指出,全台每年約有 4 到 6 萬人罹患腦中風,其中近 8 成是血塊阻塞血管導致腦部缺氧的「缺血性腦中風」,另有 2 成是血管破裂導致的「出血性腦中風」。
高血壓是導致出血性腦中風的最主要原因,葉守正說,長期血壓高會使血管硬化、變脆弱,一旦血壓突然飆高就可能破裂,導致腦出血。
葉守正表示,若出血範圍小於 4 公分,腦部可能還有些微空間可以緩衝,時間久了血液會慢慢被腦部組織吸收,影響不大;但出血範圍若是大於 4 公分,就可能壓迫到腦部組織,對腦細胞和神經造成不可逆的傷害,尤其腦幹是生命中樞,若出血的部位在腦幹,對患者的生命威脅更大。
葉守正說,面對出血性腦中風患者,必須立即注射凝血因子或使用凝血藥物,避免繼續出血,造成更嚴重的併發症。
葉守正指出,缺血性、出血性腦中風症狀都差不多,包括嘴角歪一邊、單側手腳無力、講話突然不流暢或意識不清,必須馬上打 119 送醫,透過影像檢查才能得知是哪一種腦中風,對症下藥。
林永煬提醒,腦中風的危險因子很多,年齡愈大、風險愈高,另像是氣溫驟降、情緒過度激動、飲酒過多等都可能增加腦中風風險。
葉守正則建議,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病的患者務必好好控制疾病,中年民眾最好做一次腦血管健檢,遠離腦中風危害。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