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掌摑事件 促轉會:應正視背後的威權遺緒

圖片來源:中央社

文化部長鄭麗君遭鄭惠中打巴掌,促轉會今天表示,這個事件證明威權遺緒仍根深蒂固,這才是台灣社會應該嚴肅面對的課題,應正視事件背後的威權遺緒,及轉型正義迫切與重要性。

鄭麗君昨天出席關懷演藝人員春節聯歡餐會,卻在會中被資深藝人鄭惠中打一巴掌,引發軒然大波。鄭麗君下午面對媒體,重申希望大家珍惜台灣得來不易的民主。

推動中正紀念堂轉型的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晚間發布新聞稿,並提「捍衛基本人權價值」、「中正紀念堂轉型是民主化必要路徑」及「尊重差異歷史記憶,追求多元共生」、「記憶是療癒及和解之路」、「掌摑事件背後的威權遺緒」及「敞開溝通與對話的大門」 5 點聲明。

「中正紀念堂轉型事民主化必要路徑」部分,促轉會表示,世界各國在進行轉型正義工程時,都必須針對威權象徵進行處置與轉化,這是民主化必要之路。因此,中正紀念堂的「轉型」,並非針對特定歷史人物的「去蔣化」,而是台灣社會邁向真正民主憲政秩序必經過程。

「掌摑事件背後的威權遺緒」部分,促轉會指出,對於掌摑事件的討論,不應侷限在鄭惠中的個人層次,這個事件證明威權遺緒仍然根深蒂固,這才是台灣社會應該嚴肅面對的課題。從此議題顯示黨國意識形態的父權思維根植鄭惠中的心中,這是那個時代的悲哀。

促轉會表示,可以理解「鄭女士們(鄭惠中)」在過往的社會主流氛圍與文化體制中成長,以致批評支持轉型正義的人數典忘祖,卻沒能看到更多因獨裁者而受到傷害的同胞,正因這樣的理解,促轉會才要再次呼籲,請社會大眾正視掌摑事件背後的威權遺緒,及轉型正義迫切與重要性。

「尊重差異歷史記憶,追求多元共生」部分,促轉會認為,轉型後的中正紀念堂,必須收納各方聲音,又能銘刻台灣從威權到民主珍貴記憶的公共化、開放性空間。

促轉會說,目前的中正紀念堂,雖然已經成為民眾遊憩的開放空間,但另一方面,相對於當年威權體制的統治者仍然以神聖化的姿態高踞聳立,受害者的聲音卻仍被排除在外,期待中正紀念堂轉型後,能成為台灣社會多元歷史記憶容器,展現差異共存、多元共生的台灣價值。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