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房的存續爭議一吵 20 年,中藥房二代看不見未來,只能任其一間間關門。有專家認為,讓中藥調劑專業歸專業,政府確立中藥材認定及其品管制度,才能讓中藥產業永續經營。
中醫養成與中藥製藥自古師徒傳承,早年所有中藥材都得透過香港運送到台灣,屬商業行為,中藥製藥靠的是家傳手藝;那時也沒有中醫正規教育制度,一般人只要拜師並熟讀中醫典籍,就能透過特考成為中醫師。
隨時代進步,已故中國國民黨大老陳立夫成立中國醫藥大學,這才有了中醫系,中醫納入教育體系,考試院舉辦中醫國考,教考訓用加以整合,科班養成中醫師,到了 2012 年中醫師特考,正式走入歷史。
但在中藥管理教育方面,「藥事法」第 103 條是中藥商的落日條款,將 1993 年訂為中藥商存續的分水嶺。20 多年來,傳統中藥商如預期陸續退場,中藥房從 1 萬 5000 家銳減至 8000 家,卻不見中醫師、藥師進場,政府沒設立「中藥師」,也沒有給中藥商執業的國家考試,中藥房為此走上街頭捍衛中藥傳承。
中藥房生存爭議 中醫師藥師仁智互見
面對中藥業者訴求,中醫師、藥師團體的看法也大不相同。中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陳旺全受訪時表示,有中醫師就會使用中藥,中藥涉及藥材品種、重金屬、農藥殘留、藥品活性成分等問題,並非只是單純買賣,從事中藥產業比當一個中醫師還困難。
陳旺全認為,中醫、中藥本該分業,但早年政府設立「中醫師」卻沒設「中藥師」,20 多年來,也沒有中藥商執業的國家考試,很多老中藥商有著豐富的中藥經驗,卻沒有人能傳承,真的相當可惜。
陳旺全說,中藥既然涉及藥,販售者當然應受訓、具備專業知識,呼籲政府設立國家考試、給予證照,別讓寶貴的中藥技術失傳,同時也應培養中藥師,彌補過去政策的不足。
藥師全聯會理事長古博仁則表示,中藥既然稱為「藥」,吃出問題的風險就高,必須特別小心,不能像蔬菜、水果一樣人人可賣。
根據中國調查,2009 年至 2015 年,食用中藥導致不良反應的數量不斷增加,更有近 40% 民眾習慣中、西藥併用,但中藥、西藥都是藥,若販賣者沒有經過嚴謹的藥學教育,了解藥物之間的交互作用,萬一吃出問題,最後受害的仍是民眾。
古博仁坦言,紅棗、枸杞、滷包等都是台灣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療藥材,中藥商有其存在必要,但若是固有成方,或是依民眾需求製作丸、散、膏、丹,已涉及診療,必須由藥師把關。
古博仁也強調,台灣民眾治病以西藥為主,增設中藥師意義不大,加上健保給付中藥調劑,每個處方箋不到新台幣 23 元,政府長期不重視中藥,自然無法誘導優質的人才投入中藥產業。
生技照亮中藥前景 中藥房法規有待解套
話說回來,中醫師、藥師不願投入中藥,問題到底出在哪?表面看來是中藥房環境不好、無利可圖;深入而言,中藥管理、技術門檻及中藥房經營風險高,才是讓人卻步的主因。
一名因議題敏感不願具名的中藥學專家表示,錠劑、膠囊等西藥的原料,大多來自化工廠,藥品載明藥名、成分、使用規範與有效期限等,藥師調劑時不用太操心品質,一旦品質出問題,責任大多在藥廠而非藥師。
反觀中藥材卻大不相同,中藥材是天然植物,光栽種就是一門專業,不僅品質會受產地、氣候影響,把關農藥、重金屬殘留也是棘手問題。
中藥材經過曬乾、炮製等程序後,可以賣給民眾燉煮補品、賣給中醫師調劑成藥物,也可以賣給藥廠做丸、散、膏、丹,供應鏈比西藥長得多,販賣者承受的風險也高得多。
「所有東西都應該進步」,專家坦言,中醫師已經從特考進步到正規教育,中藥商卻還在原地踏步,堅持師徒制、父傳子才是正道,實際上,就像柑仔店消失、便利商店出現,讓民眾的生活也愈來愈便利,老中藥房也該跟著進步、再教育。
國際生技製藥間紛紛開發植物藥新藥,從傳統古方尋找研發題材之際,這位藥學專家強調,中藥產業是生技醫藥的新藍海,唯有不斷進步、有人才進入,才有永續經營的可能。
藥事法規範藥師的「調劑權」,這位專家認為,若中藥房希望保留調劑權、製作丸散膏丹,就應依法考取中醫師或藥師;若不取得身分,傳統中藥房就應回歸商業本質,由政府發給商業執照,讓中藥房賣養生湯包、食藥兩用的藥材,涉及調劑權的,則回歸藥師職權。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