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將虛無化為實體 「水墨現場」結合東方園林與建築美學

(圖片來源:無有建築提供)

(芋傳媒記者邱家琳報導)不止於藝博,無窮於水墨。即將於明年 1 月登場、專營水墨的藝術展博會「水墨現場」(INK NOW),今(26日)舉辦記者會宣告,將突破以往藝術博覽會的展場規劃,結合中國園林概念,以鋼件與薄紗為元素,呈現曲折蜿蜒的空間、流動的意境。

「水墨現場」創辦人兼主席許劍龍表示,中國園林為世界三大造景概念之一,其隱含的自然、建築與美學,跟水墨作品是一脈相承的。因此,他與藝術總監王焜生邀請無有建築主持人劉冠宏,操刀規劃展場空間,以「一步一景」的精神,讓展示的作品、公共裝置變成園林的風景。

「水墨現場」創辦人兼主席許劍龍。
芋傳媒記者邱家琳攝

無有建築主持人劉冠宏認為,要先理解東方讀書人的信仰是什麼,否則你很難理解何謂東方水墨。有別於西方啟蒙主義,人可以主導大自然的概念,東方永遠都在表達人與天地之間的關係,描繪的是自然中的山川水花石,也嘗試將自然縮小為園林與盆景,甚至是筆山硯墨等日用品。

劉冠宏以中國知名園林「留園」的空間配置,作為「水墨現場」的展場架構,並透過鋼件、薄紗與白牆的組合,模擬園林常見的山水石樹。他說,在這個流動的空間中,沒有不重要的角落、藝廊與藝術家,差別只有觀看的方式與心境。

無有建築主持人劉冠宏。
芋傳媒記者邱家琳攝

「對許多藝廊來說,曲徑幽明的空間規劃可能是個挑戰。」劉冠宏指出,他想要討論究竟是半透明還是一目瞭然,哪種才會讓觀者想要進去參觀?看不清楚是慾望還是阻礙 ?就像巷弄小還是路很大,才會讓人想要跨越。

對於首創的展場理念,許劍龍表示,他自己很喜歡,也很相信設計師的專業,但作為服務展商與藏家的角色,內心又有些掙扎,因此他特別感謝劉冠宏答應,在擋住展商畫面的情況下,可以拆除部分設計。劉冠宏則打趣說道,就算拆掉,他內心也沒有掛礙,因為東方的思想是中庸、追求天地人和。

「水墨現場」展場設計示意圖。
圖片來源:無有建築提供

他們期許觀者進入「水墨現場」時,得到全新的空間體驗,不再是傳統的條條大路通羅馬,而是山水路徑之間的遊走。整個遊歷的過程像是一場生命旅程,時有彎折卻柳暗花明,誤入彎路不斷卻風景處處,呈現東方水墨情懷;藝術品則在鋼件的框景、薄紗的透視間,開啟新的觀賞視角,綻放新的生命力。

除了獨有的空間設計外,這次展博會也精心規劃「大師之道」與「台灣烏龍畫派」特展區。前者回顧華人水墨百年發展的革新創變,展出吳冠中、朱德群、趙春翔、余承堯等大師作品,後者則梳理 1949 年後出生的台灣藝術家,體會他們源於中國、兼具西學與立足台灣,勇於創新的東方新美術精神。

吳冠中,《清奇古怪》,1988年。
圖片來源:羲之堂提供
「水墨現場」今(26日)舉辦記者會,公開展會亮點。
芋傳媒記者邱家琳攝

相關新聞: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