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可以說是台灣地區 Pokémon Go 的盛會。
從年初的嘉義燈會活動(2 月 26 日~3 月 3 日)與近期剛結束的台南 Safari Zone 活動(11 月 1 日~11 月 5 日),吸引 50 萬~101 萬人次參與,台南的活動甚至預估帶來 15 億商機,讓人感受到該款遊戲的魅力不減,同時成功達到帶動經濟活動、介紹在地文化與推廣台灣的目的。
嘉義、台南舉辦寶可夢活動,為台灣觀光產業帶來新的活力跟收益,結合網路科技與虛擬遊戲來進行文化推銷,產生新的名詞「遊戲觀光」,可以預期這樣的觀光模式會逐漸的流行起來。對 Pokémon Go 遊戲者(消費者)而言,舉辦這些活動,除了可以完成圖鑑以外,亦能親子共遊,更能藉機到處走走看看,前往以前不曾遊歷的景點。
Pokémon Go 是以生物田野調查為基礎的遊戲(現在遊戲版本已推出「田野調查」與「特殊調查」的任務,協助博士做「研究」!!),筆者在完成寶可夢圖鑑(Pokédex)過程中享受著成就感,圖鑑內容介紹亦新鮮有趣,讓人認識這些虛擬生物的習性,背後可以窺探這些虛擬生物的設計概念。
因為喜歡寶可夢系列的遊戲,也因為本身志業在生物研究,筆者也常常想著有沒有辦法像寶可夢圖鑑那樣方便的工具,快速的認識物種跟發掘新的生物。對生態調查與研究而言,物種鑑定是基本但重要的工作;在環境教育、生態解說而言,向民眾介紹生物習性亦是引起興趣跟學習的著力點,因此記載生物資料的圖鑑是非常重要的參考來源,雖然我們沒有寶可夢圖鑑那種可以一掃描生物體即可知道該生物名字與生態介紹的儀器。但是現在網路資訊發達,當發現自身不了解的生物的時候,我們可以不用帶著厚重的圖鑑去認識生物,或是飛到各大圖書館、博物館才能翻閱生物的資料,網路上即可有不少生物資料庫可以提供參考,大幅減少查閱資料的時間。
在筆者的構想下,認為一個好的物種資料庫網站會需要具備以下資訊:
- 物種名稱(俗名與學名),俗名除了台灣的中文名稱、外文名稱、周邊國家稱呼以外,包含台灣的母語,如台語、客家語、原住民語的稱呼,一方面學習認識母語,另一方面了解母語稱呼背後代表的文化含義,可達到鄉土教育的作用。學名需要定期更新,以跟上國際學術界的腳步,隨著新的研究技術發展與研究上的發現,生物分類方面的階層也會更動,需要編列清楚的同種異名與最新接受的學名,如 Cypraea mappa Linnaeus, 1758 現已接受為 Leporicypraea mappa (Linnaeus, 1758) ,與國際發展同步,在用學名在網路上搜尋相關資料時亦能簡便不少,中文名稱亦能與之命新的名字。
- 形態描述,有些生物可以用外觀、顏色很輕易的分辨出來,但是有些生物外觀長的很相似,需要建立檢索表讓民眾與非分類研究的生態調查者可以按照檢索表進行生物鑑定。因此,每一類的生物需要各部位的名詞解釋與圖例,以便於閱覽者像是查字典一樣,可以按照檢索表步驟、圖例來鑑定。
- 生物介紹,涉及到生物棲息環境、習性、生活史的介紹,在台灣的分布範圍,世界的分布範圍,以及食用、農業養殖、生物科技應用、外來種資訊、病理上的診斷等等。
- 生物圖片,除了學術研究上的手繪圖、新鮮標本照片以外,還有生態照片、活體的照片,因為有些生物會隨著發育生長、季節變化而有不同的外觀或是顏色,也有的生物本身的花紋就很多樣,等同於寶可夢遊戲裡面的「色違(Shiny Pokémon)」、「形態差異(forms/ Formes)」、「地區形態(Regional variant)」的概念;現在生物複雜更多,因此建立越完善的照片資料庫越能協助鑑定的準確性,手繪圖可以提供生物細部的構造與特徵。
- 參考資料與引用,上述的物種名稱、形態描述、生物介紹與生物圖片等等的項目,都需要交代參考資料來源,除了一般書籍、網路其他資料庫的介紹等,筆者認為還需要放上國內外的研究論文,從物種最一開始的命名文獻到最新的該物種的研究,由於物種的介紹是從專業的學術研究結果而來,因此能夠讓資料庫能夠具備非常高的參考價值,而非一般農場文章似的介紹。因為具備非常高的參考價值,因此需要提供引用格式附上編輯者、更新時間、網站名稱、網址。
為了達到上述的構想,筆者認為會需要中央機構的力量來推動,除了聘請各生物領域的專家、教授與老師進行編修以外,也鼓勵民眾可以提供觀察資料與生態照片,專家學者可以協助進行簡單的資料統計,亦能實踐公民科學家的精神,如同 eBird 的概念。這樣的概念,勢必會成為龐大的國家型計畫,需要許多時間與人力進行收集與整理,並且需要能夠持續定期維護與更新,如同 WoRMS 的概念。
讀到這裡,聰明的讀者也會想到,這樣的大工程勢必會耗費許多成本。但是從更長遠的思考,完成這樣子的建置之後,台灣的物種資料庫資源國際能見度與基礎生物研究能力會大幅的提升。有這樣子完整的物種資料庫,亦能增加許多國際交流的機會,在這個講究國際競爭力和軟實力的時代,這勢必能夠成為台灣的一大推力。
事實上,台灣本身已有不少物種資料庫網站,如「臺灣生命大百科」、「台灣生物多樣性入口網」、「台灣貝類資料庫」、「臺灣魚類資料庫」、「台灣大型甲殼類資料庫」等等,從這些網站我們可以瞭解台灣有非常豐富生物種類。
以筆者瀏覽海洋生物相關網站的經驗而言,會發現有的資料庫有豐富的物種介紹,有的資料庫已許久沒有做內容更新或是增加更新的研究,有些資料庫不同名稱,但是內容呈現是一樣,只有名字、缺乏生物照片與資料,也發現甚至有發現物種學名拼錯。這是很可惜的事情,這些網路資料庫是一般民眾、學生與調查人員在科普學習上、生態調查工作上所參考的依據,而且這些網站是耗費巨資與邀請各方專家所建構起來的。筆者會認為現有的各種網路平台應該可以做近一步的整合與資料更新,像是寶可夢裡面有所謂的地區圖鑑 (Regional Pokédex),遊戲裡面各地區都有各自的物種資料庫,也有不同版本的描述與介紹,但是遊戲中可以整合起來成為全國圖鑑 (National Pokédex) 以便查詢所有的寶可夢種類。
在手機遊戲裡面的寶可夢圖鑑之外,期待在現實生活中,也能夠為台灣生物留下紀錄,建立物種資料庫,相信這是很值得去完成的。
由想想論壇授權轉載。原文標題:一起來完成台灣版寶可夢圖鑑吧!從寶可夢談台灣生物多樣性資料庫的建立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