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CPTPP 生效時間倒數,台灣也將藉 APEC 期間爭取加入,不過,學者表示,台灣可以不用考慮加入RCEP 的可能性,但 CPTPP 對台灣的意義多元,目前狀況是「樂觀但有一些變數」。
日前亞太各國貿易首長在新加坡峰會討論「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未能就關鍵條款達成共識,可能延至明年完成協議,但由日本主導的「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後,進度飛快,將在年底生效,台灣爭取加入區域經濟整合迫在眉睫。
中經院 WTO 及 RTA 中心副執行長李淳對中央社記者表示,台灣可以不用考慮加入 RCEP 的可能性,主要就是近年來因為兩岸關係陷入冰點,中國用很高強度來封鎖台灣的國際空間,可以預見中國在 RCEP,也會用同樣的態度來對待台灣,若兩岸目前看法不一致的問題沒有任何改變或進展,以北京的角度來看,不可能會讓台灣加入 RCEP。
他說,以務實的觀點來看,台灣應該直接因應不加入RCEP所造成的衝擊,並且把焦點放在 RCEP 成員國中,彼此間原本沒有自由貿易協定(FTA)的國家,如中國和印度、日本和韓國。
李淳指出,如果台灣的產品具有高競爭力,根本不用擔心關稅問題,且台灣目前有很多產品在世界貿易組織(WTO)本來就零關稅,不加入RCEP,本來就面對很多挑戰的台灣也「不用慌張」,RCEP只是挑戰中的一環,而是應該繼續落實產業升級轉型的工作。
不過,李淳認為,即將於年底生效的 CPTPP 對台灣的意義是很多元的,尤其現在這麼混亂的局面,台灣需要一些心理上能安慰人心、穩定軍情的好消息。
他進一步解釋,CPTPP 目前約 11 個成員國,還有很多國家表示意願,目前浮上檯面的國家,包括泰國、韓國、英國及哥倫比亞,因此台灣如果不能爭取到門票,在實質及心理會造成比較大的影響。
李淳指出,台灣趕在第二輪加入 CPTPP 的「機會一直都有」,目前的狀況是「樂觀但有一些變數」,3大關鍵是日本是否支持、美國的態度及北京會用多大力量防堵台灣加入。
他說,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 10 月出訪中國,主動談及福島核事故以來持續實施的對日本產食品的進口限制來看,日本也一定非常在意台灣限制核食進口的問題,不過,這在國內的政治上還是僵局。
李淳說,台日關係有基本盤,但是,中日兩國關係近來也有改善跡象,美國確實有可能出手協助台灣,由於CPTPP 採共識決,北京當局是一定反對,但會用多大力量藉由「代理人」防堵、會把話說的多絕,都是台灣爭取加入 CPTPP 的關鍵。
李淳還說,以目前局勢看來美國並沒有放棄 WTO,只是想升級為 2.0 版的 WTO,這也是台灣不主張享有 WTO 協定授予開發中會員或經濟轉型會員的權利的關鍵,如此就會降低 FTA 數目落後的困擾。
李淳指出,台灣過去 30 年沒有踫到重大危機,因此競爭力遠輸於遭逢 1997 金融風暴的韓國,如果台灣可以轉換困境的壓力,也許可成為走出一條新路的動力。
RCEP 是由東南亞國協 10 國(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汶萊、越南、寮國、緬甸、柬埔寨)於 2011 年 11 月第 19 屆東協高峰會通過後發起,共邀請與東協簽有自由貿易協定的日本、中國、韓國、印度、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六個國家參與。
CPTPP 前身「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在美國退出後一度陷入僵局,去年 11 月 APEC 峰會達成共識,並更名為 CPTPP,過去一年墨西哥率先批准,日本、新加坡、紐西蘭及加拿大、澳洲陸續完成,越南也在日前獲批准,預期 PTPP 將在 12 月 30 日正式生效。
接下來二個月內,智利、秘魯、汶萊及馬來西亞,預計也會陸續通過批准,11 個會員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約占全球 GDP 的 13.6%。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