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農委會:5年來13種度冬水鳥數量顯著下降

圖片來源:中央社

農委會今天公布「2018 台灣新年數鳥嘉年華」活動發現,因中國沿海棲息地人工化流失,5 年來有 13 種度冬水鳥數量顯著下降,包括劇烈下降的小水鴨等 7 種,中度下降有蒼鷺等 6 種。

農委會說明,第五屆「台灣新年數鳥嘉年華」活動從 2017 年 12 月 16 日,進行到 2018 年 1 月 7 日,為期 23 天,全國各地 1296 名鳥友參與,範圍遍及台澎金馬,甚至遠到東沙群島,共計 172 個樣區,涵蓋國土面積 13%,共記錄 334 種、30 萬 3426 隻次的鳥類。

農委會指出,活動 5 年來可見,有 13 種度冬水鳥的數量顯著下降,包括劇烈下降 7 種(小水鴨、太平洋金斑鴴、鐵嘴鴴、翻石鷸、長趾濱鷸、三趾濱鷸及田鷸),中度下降 6 種(蒼鷺、灰斑鴴、小環頸鴴、青足鷸、鷹斑鷸及黑腹濱鷸)。

農委會也說,從 2014 至 2018 年,共 27 種鳥的族群顯著變化,其中太平洋金斑鴴、灰斑鴴、黑腹濱鷸、長趾濱鷸、鷹斑鷸、翻石鷸和青足鷸的族群變化,和澳洲及東亞澳遷徙線所觀察到的趨勢相似,都顯著下降,顯示這些鳥種在整個東亞澳遷徙線上的族群仍持續下降,因此影響到台灣的度冬族群量。

而小環頸鴴、三趾濱鷸與鐵嘴鴴在澳洲及東亞澳遷徙線的族群則顯著增加,但是在台灣的族群卻劇烈下降,可能在台灣受到的威脅較為嚴重。

農委會也發布,以上水鳥數量下降最主要原因是中國沿海的泥灘地因人工化而快速流失,尤其是黃海、渤海及崇明東灘等重要的遷徙中繼站的消失所致。

農委會補充,中國沿海的人工海堤和構造物的快速擴張,已達 1 萬 1560 公里,大約占中國海岸線的 58% 到 61%,比萬里長城還要長,稱為「新長城(New Great Wall)」;中國近年 60% 的國內生產毛額來自沿海 13% 的土地,意味著海岸面臨嚴重的開發壓力,而新長城的擴張,導致沿海天然泥灘地大幅流失,也是導致東亞澳遷徙線候鳥族群量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