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敏洪奎專欄》哲人日已遠

杜魯門(右方坐下)與妻子貝絲(右一)見證總統林登·詹森簽署《醫療保健法案》。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前年 11 月間,李前總統接受日媒專訪縱論台灣政壇生態,曾提及作為國家領導人,最重要的條件是決斷力和勇氣。

李前總統此論確是至理。一位領袖可貴之處,即在於能決大疑、定大計,敢於做未必能面面討好,也具有一定風險重大決策,而又有勇氣貫徹意志執行。反之,領袖若是頭腦不清、欠缺堅強價值認知,又是前畏狼後懼虎,一遇阻力即畏縮退讓,則只有讓忠實支持者灰心喪志,而反對陣營聲勢大振愈形囂張,形成敵長我消險局。

國人若對世界近代史略有所知,看到登輝先生所提條件,恐怕很容易想到美國第 33 任總統杜魯門(Harry S. Truman)。因為杜總統確是堪稱這兩項領袖特質典範人物,即連不同政黨的高華德參議員,也在回憶錄高度肯定他的英毅果斷。

很值得留意的是,杜魯門並不擁有傲人學歷,正規教育僅只是高中畢業,在近代美國總統中屬於學歷最低一人。然而低學歷並未妨礙他成為名垂青史偉大總統。由此似也可見,治國能力未必即必須和碩士、博士學位畫上等號;反之,一位領袖縱是腦袋灌滿理論學說,若無足夠智慧善加吸收消化,只怕也難以引領人民走向迦南許諾之地。

杜魯門總統決斷力和勇氣的經典表現,是他倉促繼任總統後,毅然決定的兩大政策轉變:

  • 其一是面對戰時盟友蘇聯逐漸出現猙獰面目,不斷向外擴張赤化鄰國,他即一改過去粉飾太平委曲求全,避免刺激對方鴕鳥政策,不惜扯破臉採取強硬反制措施。
  • 其二是有關國內黑人民權訴求,他也努力矯正前任羅斯福時代,口惠多於實際行動官樣民權表現,而開始以更有力政令促進黑人權益。

在當年現實環境下,他這兩項決策都隱含很大政治風險,若非具有過人勇氣和強烈責任感,即恐很難如此近似賭上政治生命。

當時在美國知識界乃至民主黨內部,都存有廣泛親蘇、媚蘇傾向,彷彿不論蘇聯行徑如何霸道,繼續不斷釋出善意才是政治正確。杜魯門決定不再忍讓而採取強硬對策,即是開罪一股強大姑息勢力,被該夥人物視為破壞現狀麻煩製造者,成為被打倒的對象。

杜魯門的民權政策表現,也同樣具有政治風險。他促進黑人權益的努力,若和 1960 年代激烈民權訴求相較,恐仍是溫和到令人感覺不耐,但也仍激怒原屬民主黨鐵票區,而對黑人歧視極深南方各州,形成動搖黨本潛在危機。

杜魯門上述這兩項決策,顯示出他英毅果斷領導風格。

若是換上一位缺乏堅強信念,一心只想連任成功,做滿八年平安下莊人物,只怕難以展現這等氣魄,而或許只能以空洞文青語言唬弄麻醉人民,「維持現狀」成為至高無上政治正確。

而果不出其然,1948 年大選來臨,杜魯門領導下的民主黨左右兩翼齊崩潰。左翼親蘇媚蘇份子和右翼種族主義集團各自推出獨立總統參選人,企圖以攪局效應把他扯下台。但幸好也是天佑美國,他終能驚險萬狀連任成功,左右翼邊緣勢力未能得逞。

杜魯門另一決斷力和勇氣表現,是 1951 年初,韓戰進行到困難僵持局面時,他毅然將消極抵制政府政策的聯軍總司令麥帥解職。此舉的政治風險,更尤其超過上述兩項決策。

當時麥克阿瑟是美國最資深軍事將領。二次大戰期間他在太平洋戰場優異表現,加以他很擅於自我包裝,早已在美國人民心目建立起偶像地位奉為國家英雄。所以杜魯門決定將他撤職,必然會引發國內風暴。

但軍人必須忠誠執行三軍統帥命令,更不能公開發表政治性意見或質疑國家政策,正是美國(以及任何上軌道民主國家)不容逾越傳統原則。而麥帥自中國介入韓戰之後,即不時發表不符合杜政府不擴大戰爭政策言論。杜魯門雖明知撤換如此一位偶像級人物,必將面對嚴重政治後果,但他仍決定必須維護軍人不容涉入政治原則。這也是他決斷力和勇氣又一表現。

杜魯門今天若是台灣總統,遇有高級將領發表高度政治性談話,聲稱國軍不會為保衛台獨而戰,想來他應不致於故作未聞全無反應。

杜魯門是於 1945 至 1953 年初擔任美國總統。他本人也於 1973 年故世,距今已將近半世紀。然而想到這位英毅果斷政治領袖,恐仍令人油然產生「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深深感念。

本文再以一則有關杜魯門總統醒世趣聞作為結尾。

1945 年 4 月羅斯福總統猝逝。杜魯門以上任不足半年副總統倉促宣誓繼位,心情不免忐忑不定,當晚他走訪老友眾院議長雷朋聊天穩定情緒。幾杯老酒下肚,雷朋即告訴杜總統:「哈利,從明天開始,即會有一夥人築起一道高牆把你圈在裡面,然後每天告訴你,說你是世界上最精明、最有智慧的人」。議長略為一頓,再繼續說,「但是我知道你不是,你也知道你不是」。然後兩位老友相視大笑。

雷朋議長這番話,或能讓世間自我感覺良好,自認政治路線正確領袖級人物,頭腦略為清醒。國人知道你不是,你也該知道你不是。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