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陳建仁今訪教宗夏宮 人權意涵成焦點

圖片來源:中央社

副總統陳建仁 12 日展開訪問教廷第一天行程,參訪教宗夏宮,凸顯台灣與教廷擁有共同人權理念。夏宮是歷任教宗避暑勝地,更有重要人道意涵,二次世界大戰時曾開放為難民受容所。

教宗夏宮位在羅馬近郊甘道夫城堡(Castel Gandolfo),從 17 世紀開始,曾有 15 位教宗居住過,2013 年前任教宗本篤十六世在梵蒂岡宣布辭職後,直接搭機到夏宮靜養,顯出此處深受歷任教宗的喜愛。

但崇尚簡樸的現任教宗方濟各繼任後,決定放棄這項權利,並在 2016 年宣布將夏宮全面開放參觀,包括教宗的私人房間也首度對外公開,使外界終能一窺這個充滿歷史人文意義的建築全貌。

走進教宗夏宮私人房間參觀時,導覽人員指著窗外環山面湖的絕景,幾乎所有人都會忍不住停下腳步,讚嘆這是世上最接近天堂的地方。

但除了被夏宮坐擁的自然美景所震懾,對許多遭受過戰火洗禮的人來說,教宗夏宮在戰亂時成為流離失所者的堡壘,才是此一建築最動人的故事。

1944 年,二戰戰火延燒義大利中部,教宗庇護十二世決定把夏宮貢獻出來給附近居民避難,夏宮花園總共約收容 1 萬 2000 位難民,連教宗臥室都成了產房,約有 40 多名嬰孩在教宗床上出生。

教宗方濟各曾為庇護十二世辯護,認為有人批評他向納粹政權妥協是不公平的,庇護十二世當時冒險藏匿許多猶太人,甚至把自己的房間都捐出來,雖庇護十二世並非毫無過錯,但每個人都可能犯錯。

方濟各同情庇護十二世處在艱難年代只能承擔一切攻擊,不過兩位教宗雖對於關懷難民的想法相似,他們任內梵中關係卻有截然不同的決定性發展。

庇護十二世在位的 1939 到 1958 年,是教廷與中國關係急轉直下的年代。他在 1939 年承認了中國禮儀,允許中國天主教徒祭祖,1946 年提拔第一位中國樞機,但 1949 年無神論的中共政權成立後,開始一連串對天主教的迫害。

1951 年中共與梵蒂岡斷交,1957 年中共成立官方控制的愛國教會跟教廷分庭抗禮。

庇護十二世 1954 年發表「致中華人民」通諭,警告中國神父,一個國家主辦的教會不再是天主教,他之後另發表通諭安慰仍堅定效忠教廷的中國信徒。

不過在愛國教會成立 61 年後,教宗方濟各 9 月與中國簽訂主教任命協議,承認 7 位中國自選自聖的非法主教,許多人認為中國的下一步是要求教廷正式認可愛國教會。

有人批評方濟各是向強權妥協,不過循著方濟各為庇護十二世的辯護脈絡,方濟各應是相信,眼下犧牲必是為了更高的人權價值,希望促成中國的自由民主化。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