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李筱峰專欄》「我們」是誰?我們的「國」是什麼?

台北教育大學名譽教授李筱峰。 芋傳媒記者胡家銘攝

原文發表於李筱峰臉書,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本來,我這本小書的書名要訂為《「國慶」、「國旗」、「國歌」、「國號」、「國軍」、「國語」、「國父」,台灣人知多少?》,但是想了想,好像沒看過有這麼長的書名,萬一朋友問我最近出了什麼書,光是講書名就沒完沒了,於是決定簡化書名為《台灣之「國」》。把「國」字留在書名上,原訂的書名就做為副題,也好說明此書的主旨。
或許有人要問我,列了這麼多有『國』字的名詞,難道我們的「國慶」、「國旗」、「國歌」、「國號」、「國軍」、「國語」、「國父」有什麼問題嗎?有何不對勁嗎?要回答這個疑問之前,就要先反問:「我們」是誰?

如果「我們」是「黨國教育」所吹噓灌輸的「中華兒女」、「炎黃子孫」、「巍巍的大中華」、「龍的傳人」…,還酣睡在所謂「秋海棠」的夢境中,那麼,大概沒有人會懷疑我們的「國慶」、「國旗」、「國歌」、「國號」、「國軍」、「國語」、「國父」有什麼不對勁;但是,如果「我們」是立足於台灣,堅定民主自由人權法治價值,腳踏實地認同民主國家的現代公民,那麼,我們現行的「國慶」、「國旗」、「國歌」、「國號」、「國軍」、「國語」、「國父」就大大有討論的空間了。

1949 年底,中華民國的中國國民黨政權面對中國共產黨的革命,全面潰敗,逃離原來號稱的「秋海棠」領土,退入台灣。三個多月後的 1950 年 3 月 13 日,重新復出的蔣介石在陽明山莊演講〈復職的使命與目的〉時,坦言:「我們的中華民國到去年終就隨大陸淪陷而已滅亡了,我們今天都已成了亡國之民。」(見國防研究院 1960 年版《蔣總統集》第二冊)。

中華民國雖然滅亡了,但是逃到台灣的蔣介石的國民黨流亡政權仍拿著「中華民國」的名號在台灣繼續統治。這個「中華民國」的名號,就繼續在台灣使用至今。

我們若以台灣為主體來思考,則台灣的「國慶」、「國旗」、「國歌」、「國號」…,其實是沿用着那個蔣介石所說的「已滅亡了」的國家的「國慶」、「國旗」、「國歌」、「國號」…。換句話說,這些都是流亡政權的符號,而且其內容還蘊含着「一黨專政」的意涵。

其實,台灣自 1949 年底以後,與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之間就形成兩個各自發展的政治實體(political entity),台灣這個政治實體,其實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外獨立存在至今。如果我們認為繼續以流亡者的體制與符號發展才是「正常」,我無言以對。否則,我們有必要對現行的所謂「國慶」、「國旗」、「國歌」、「國號」、「國軍」、「國語」、「國父」做全面的理解與檢討。目的無他,希望台灣能以正常的現代民主自由國家走進世界,不要以中國流亡政權的性質最後被併入專制中國。

這本小書對現行所謂的「國慶」、「國旗」、「國歌」、「國號」、「國軍」、「國語」、「國父」提出歷史的追蹤、探尋與檢討,也提出變革改易的方案與討論(但不是定論)。
至於最後該如何變革改易?本書沒有最後的答案,最後的答案應由台灣全民公決。

相關報導:

[taronews-styles book_title=”台灣之「國」” book_author=”李筱峰” book_publisher=”玉山社” book_publish_date=”2018/10/01″ book_cover=”https://cdn.taronews.tw/files/2018/10/43505717_10210986001920770_1852455597044137984_n.jpg” book_link=”http://www.tipi.com.tw/books.php?pid=738″ book_link_text=”玉山社購書” ext_link_1=”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01029″ ext_link_text_1=”博客來購書” style=”book”][/taronews-styles]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