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經濟與環境兼顧 綠色GDP規模連年擴增

圖片來源:中央社

當經濟發展已達一定水準,政府除了追求經濟,也盼兼顧環境永續;主計總處統計,台灣綠色 GDP 規模持續成長,且環境耗損占 GDP 比重持續縮減,顯示經濟發展對環境的衝擊逐漸縮小。

長期以來,各國慣以國內生產毛額(GDP)以及經濟成長率作為衡量經濟發展的指標,不過 GDP 反映的是經濟活動成果,無法顯示出生產活動對環境的耗損,但隨著經濟發展,民眾愈來愈重視環境品質,也凸顯了 GDP 這項經濟指標的不足之處。

主計總處官員表示,為了反映經濟活動對於環境資源的影響,主計總處依預算法規定,長期辦理綠色國民所得統計,估算經環境影響調整後的綠色國民所得指標;換言之,這項統計可以看出,扣掉對自然資源以及對環境衝擊後,「綠色」的 GDP 有多少。

據主計總處統計,2017 年 GDP 為新台幣 17 兆 4312 億元,其中自然資源折耗 149 億元、環境品質質損 424 億元,經環境影響調整後的綠色 GDP 為 17 兆 3739 億元。

在綠色 GDP 統計中,環境影響面可概分為「自然資源折耗」與「環境品質質損」,前者涵蓋水資源、礦產與土石資源,後者則有空氣污染、水污染、固體廢棄物,當金額愈高,意即這些污染或折耗衍生的維護成本愈多,便代表環境衝擊愈大。

不過主計總處官員指出,國內自然資源折耗與環境品質質損加總的趨勢持續下降,2017 年折耗與質損合計 572 億元,已是近年來的低點。

主計總處官員說明,自然資源折耗方面,由於國內自然資源有限,政府對於開採森林、抽取地下水、採礦都訂有法律規範,加上礦產等部分自然資源可採進口,因此趨勢上持續走低,2017 年自然資源折耗金額年減 7.06%。

至於環境品質質損,2017 年在空氣污染、水污染部分均較上年同期減少,不過固體廢棄物金額來到 21 億元,年增逾 1 成。

主計總處官員分析,部分縣市的焚化爐無法及時「消化」垃圾,導致垃圾出現須排隊等待焚燒的情形,由於主計總處是將未妥善處理的垃圾納入統計,若統計期間內來不及處理,就會被納入固體廢棄物中。

行政院雖將「拚經濟」視為重要政策目標,但也強調如今政府追求的是「包容性成長」,拚經濟的同時,也要兼顧環境永續,這點除了反映在綠色 GDP 規模續增,從近期政策作法也可看出端倪。

以行政院喊出 2040 年起全面禁售燃油車的政策為例,除了是環保政策,同時也輔導相關業者產業轉型、邁入電動車市場;主計總處官員直指,這項政策有助於減少移動汙染源,在綠色 GDP 的統計中,會直接反映在空氣汙染的維護成本減少上。

主計總處官員也補充,5 加 2 創新產業中的循環經濟,倡議從物質生產、消費、廢棄及再生各階段,推動物料永續循環,並跨部會共同推動廢棄物資源化,此舉也有助於減少固體廢棄物,降低環境品質的質損。

台灣綜合研究院院長吳再益則指出,早期台灣發展確實是比較偏重經濟,忽略環保,但近 20 年來,台灣的天平已經偏向環保這一端,國內許多重大開發、投資案因此被擱置,連帶地造成企業投資意願低落,經濟成長動能趨緩。

吳再益認為,循環經濟產業其實是很好的方向,透過物料再利用,帶動新的投資,兼顧環保的同時也促進產業發展;他特別提醒,環保和經濟處於天平兩端,政府應盡量取得平衡,而非過度追求一端,卻傷及另一端的發展,談環保是好事,但不能過度躁進,否則容易傷及經濟基礎。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