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記者胡家銘報導)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名譽教授李筱峰,繼《台灣史 101 問》等多本政論、歷史著作後,再度出版新書《台灣之「國」》,今(6 日)舉辦新書首賣暨發表會,前總統府資政彭明敏教授也特別蒞臨參與。探究台灣前途未明的重要癥結,思考「國慶」、「國歌」、「國旗」、「國號」的符號變革,以及當前台灣人如何以正常化民主國家的身分,讓台灣走進世界。
前總統府資政彭明敏十分讚賞李筱峰對台灣的貢獻,他說:「李筱峰教授除了勤於書寫、著作等身外,他出書有格外重要的意義。首先就是對台灣人的歷史啟蒙,過去統治者壓迫台灣史,讓台灣人無法認識自己的身世,對此,我本身既得到啟發,也不禁感嘆。」彭明敏進一步說明,李筱峰對台灣認同的強化,讓台灣人開始體認到維護自己尊嚴的重要性,進而對台灣產生深刻情感。
彭明敏肯定地說道:「以這兩點來看,他的書確實有顯著的貢獻,我要向他表示敬意和感謝,也請李教授保持最高元氣,繼續寫作!」
玉山社總編輯魏淑貞也感念,因為有這麼多好的作者,才能讓玉山社這二十幾年來始終堅持信念、持續運轉。魏淑貞回憶起年幼時受國民黨的「黨國教育」,積極參加救國團,直到出社會後進了報社,接觸到像李筱峰、張炎憲、戴寶村等人,觀念才逐漸改變。她提到,李教授花了很多心思在這本書上,雖然不厚,但絕對需要更多人來閱讀、反省。
作者李筱峰開頭幽默地介紹書名由來:「本來,我這本書的命名要訂為《「國慶」、「國旗」、「國歌」、「國號」、「國軍」、「國語」、「國父」,台灣人知多少? 》,後來想想,好像沒看過這麼長的書名,萬一朋友問起,光講書名就沒完沒了,於是決定簡化,把「國」字留著,叫台灣之「國」,好說明本書主旨。」
李筱峰也提到,列了這麼多「國」字的名詞,難道是我們的「國慶」、「國旗」、「國歌」、「國號」、「國軍」、「國語」、「國父」有什麼問題嗎?同時則反問:「我們」是誰?
李筱峰解釋,如果「我們」是「黨國教育」所吹噓灌輸的「中華兒女」、「炎黃子孫」、「巍巍的大中華」、「龍的傳人」……,還酣睡在「秋海棠」的夢境中,那應該沒人會懷疑上述有何不對勁;但是,倘若「我們」是立足於台灣,堅定民主自由、人權法治的普世價值,腳踏實地當一個民主國家的現代公民,那麼,我們現行的「國慶」、「國旗」、「國歌」、「國號」、「國軍」、「國語」、「國父」就有很大的討論空間了。
他舉歷史文獻為例:1949 年底,中華民國在國共之戰失利,全面潰敗,逃亡台灣。三個多月後,1950 年 3 月 13 日,蔣介石在陽明山莊宣布「復行視事」,以〈復職的使命與目的〉為題演講,坦言:「我們的中華民國到去年終,就隨大陸淪陷而已滅亡了,我們今天都已成了亡國之民。」(見國防研究院 1960 年版《蔣總統集》第二冊)
李筱峰語畢笑稱,話雖如此,但國民黨仍打著「中華民國」的名號在台灣進行恐怖統治,一直沿用至今。
李筱峰指出,我們若以台灣主體立場思考,即今日我們認為的「國慶」、「國旗」、「國歌」、「國號」、「國軍」、「國語」、「國父」等,其實都是流亡政權的延續,這些蘊含「一黨專政」的政治意象,不僅邏輯上矛盾,還會產生自我認知錯亂。
李筱峰認為,台灣自 1949 年後,就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形成兩個各自發展的政治實體(Political entity),而台灣也確實獨立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外迄今。如果我們認為這個流亡政權的象徵是正常的,那麼他將無言以對。否則,台灣實在有必要針對現行所謂的「國慶」、「國旗」、「國歌」、「國號」、「國軍」、「國語」、「國父」等概念,進行全面理解與檢討。他強調,目的就是希望台灣能以正常的現代民主國家之姿走進世界。
最後,李筱峰也以書中所出現的「國慶」、「國旗」、「國歌」、「國號」、「國軍」、「國語」、「國父」等,提出歷史追蹤、深入與研究,以及變革方案供讀者討論。至於有沒有一個確切定論?李筱峰透露,本書沒有給出標準答案,他說,這個答案應該交由台灣全民來決定。
[taronews-styles book_title=”台灣之「國」” book_author=”李筱峰” book_publisher=”玉山社” book_publish_date=”2018/10/05″ book_cover=”https://cdn.taronews.tw/files/2018/10/getImage.jpeg” book_link=”https://www.books.com.tw/web/sys_serialtext/?item=0010801029″ book_link_text=”博客來購書” style=”book”][/taronews-styles]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