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長鄭麗君今天在「全國文化資產會議」全國大會上說,唯有文化保存做得成功,才能讓國家帶著靈魂往前走,過去倡議「部部都是文化部」,進而提升到「沒有人是局外人」。
文化部從今年 5 月至 8 月在全國北中南東與離島,舉辦 12 場「全國文化資產會議」分區論壇,今天在台北福華國際文教會館舉行全國大會。行政院政務委員林萬億、文化部長鄭麗君,還有澎湖縣、台南市、高雄市、台北市、台灣電力公司、國防部、財政部國有財產署等代表都出席,就文資跨域治理主題進行跨部會、跨領域的交流對談。
鄭麗君表示,在先前的 12 場分區論壇,文化部統計與會者最關心的議題,以文化資產價值評估及保存多樣性議題最受關注,其次是文資人才培育、文資審議及資料公開,「看到這 2 年大家關心議題,從個案保存進而到上游系統性的法規檢討,與文資保存 1.0 邁向 2.0 的觀念一致。」
鄭麗君也感謝地方支持,持續進行文資保存工作,除了「歷史三期計畫」,更提出「再造歷史現場計畫」四年共新台幣 64 億元的特別預算,使得每年投入預算,從 2016 年的 6 億元、2017 年的 13 億元,繼續成長為 2018 年的 15.8 億元。
文化部也持續辦理古蹟審議,鄭麗君表示,她上任後增加 8 處國定古蹟,全台即將要有 100 個國定古蹟,文資局也已修法把所有權人自付比率從 10% 降為 5%,95% 的修復經費將由文化部編列預算補助,表達對地方政府的支持。
鄭麗君也提到,近期文化部預算結構翻轉,過去硬體為主的文化預算,翻轉為增加軟體預算,其中文資局明年在無形文化資產保存及傳承預算成長 3 倍,國立傳統藝術中心除原有預算外,也將傳統戲曲接班人扶植計畫及開枝散葉計畫的專案預算倍增為 1 億元。
鄭麗君強調,「唯有文化保存做得成功,才能讓國家帶著靈魂往前走」,過去倡議「部部都是文化部」,進一步要提升到「沒有人是局外人」,希望公家、民間一起努力,翻轉過去保存和發展的兩難困境 ,讓文資保存不再只是「保鮮膜式」的保留、保留歷史,而是回到民眾的生活,賦予文化資產新生命。
鄭麗君還提到,文資局未來升格為文資署後,希望能成立水下保存中心,研議成立水下博物館的可行性;在文化考古部分,也希望把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南科分館更名為南科考古館,建立國家考古專業博物館,強化文物出土保存。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