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理事周克任在臉書分享,水利署多年前以緩坡自然工法治理東港溪,如今淹水少景又美。第七河川局副局長黃傭評也解釋,擴大河道通洪空間有利於水宣洩。
周克任日前在個人臉出貼文表示,在一片淹水聲中,曾經也是易淹水地區的屏東縣潮州鎮、萬巒鄉和竹田鄉的東港溪沿岸,在早年第七河川局的整治計畫施行後,至今,從未發生過淹水。
周克任說,當年第七河川局局長陳世榮(後於水利署副署長退休),堅持採用緩坡設計及擴大河道滯洪空間,使得後來緩坡逐步自然綠化起來後,與自然高灘地連結一片,形成今天幾乎看不到水泥構築河堤的痕跡。
周克任表示,現在潮州到萬巒這段河道,成為鄰近居民傍晚運動的好所在,可見到蜿蜒非直線的河流、野放黃牛的田園景象(降低高灘地人工除草的成本),更激起鄰近社區想將在地故事布設於河岸邊。
周克任昨天又貼文並放上照片說,「趁暴雨累積 5 天來堤邊,洪水往右方滯洪了,記得莫拉克風災時,我拍照位置是一片汪洋,不可能走進來,今天雨大溪水漲,黃牛們全躲到大橋涵洞下,等天晴再回到這滯洪濕地趴趴走咬草。感謝七河局當年對於保留河岸生態的堅持與遊說。」
第七河川局副局長黃傭評今天接受採訪時表示,20 多年前的河岸大多是混凝土河岸,水利署在 8 年新台幣 800 億元及 6 年 600 億元的治水預算裡進行東港溪的整治,約在 7、8 年前,潮州鎮、竹田鄉和萬巒鄉的東港溪治理的確是採用「緩坡設計擴大河道通洪空間」的自然工法,有利於水的宣洩。
黃傭評說,整個東港溪的整治是用區域整治方式,屏東縣政府轄管的26條東港溪支流也配合七河局的整治計畫,治洪的確發揮功效。
黃傭評表示,不是每條溪流都能用「緩坡設計擴大河道通洪空間」的自然工法,必須腹地夠大才能使用這種自然工法,每個地方的治水都必須因地制宜。
屏東縣政府水利處長江國豐表示,對於水利人員來說,也喜歡採用這種自然工法,但真的得腹地夠大,像都市地區,腹地不夠大,就沒辦法採用這種工法。
江國豐解釋,是「擴大河道通洪空間」,並非「滯洪」,屏東縣除東港溪沿岸潮州、萬巒和竹田鄉部分使用自然工法外,縣政府在恆春鎮東門溪上游及萬巒鄉赤山五溝排水上游都採用滯洪池的自然工法,在這次暴雨中也發揮功效。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