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坦言從小被叫胖子 姚尚德從默劇中找到自在

(芋傳媒記者邱家琳攝)

(芋傳媒記者邱家琳報導)雲門舞集舞蹈教室今年邁入 20 週年,今日(19 日)邀請多位表演工作者擔任講師,在台北客家主題文化公園舉辦「身體節」系列活動,鼓勵大家發掘「身體意識」。其中,台灣知名默劇演員姚尚德以「瘋狂讀報會」為主題,帶領學員們收起語言,運用身體去觀察、模仿、聆聽與創造日常生活的動作。

台灣知名默劇演員姚尚德示範如何「瘋狂讀報」。
芋傳媒記者邱家琳攝

姚尚德過去就讀外文系,畢業後兩年在英文補習班擔任教師,身處封閉的教育環境下,他日漸感到壓抑,決心辭職到法國留學。對表演有興趣的他,也開始在巴黎參與默劇工作坊,內心產生無比的愉悅,進而展開為期五年的默劇學習。他說,那是他活了 20 幾年,第一次感受到身體的快樂。

「默劇最美的地方在於想像力,它沒有道具,仰賴身體去表現,不只是模擬日常生活的動作,也要創造出美感。」姚尚德表示,默劇跟舞台劇、舞蹈不一樣,完全是從日常的動作取材而來,更容易落實於生活之中。大家可以改變起床、喝水、看報紙或抽衛生紙的習慣,用不同的方式與表情,展現新的創意,這正是默劇的精髓。

學員以不同的方式看報紙。
芋傳媒記者邱家琳攝

在默劇表演中,讀報紙不見得是安靜坐著,也可能是活潑有趣的體驗。姚尚德發給每位學員一張報紙,要求大家連續做出 10 個動作,並朗誦報紙上的一句話,在此過程中,許多人不斷調整自己的姿勢與視角,透過蹲跪、屈膝彎腰或躺在地面等方式閱讀文字。

接著,姚尚德也讓大家丟拋手中的報紙,在空間裡奔跑、移動身體,觀察與他人之間的距離,最後撿拾報紙讀取資訊。在工作坊尾聲,學員們不再拿著報紙,加上聲音與表情,做出更舒適自在的動作,同時融入平常的人際相處方式,與其他人互動,最後大家更一起到戶外演出。

姚尚德邀請學員一起到戶外演出。
芋傳媒記者邱家琳攝

「默劇介於虛假與真實的狀態,留給觀眾想像空間。」姚尚德認為,沒有表演經驗的學員,走出劇場與民眾互動,其實不需要太大的勇氣,因為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本來就得跟不同的人認識與交流,默劇只是換了另一個形式,抽掉語言,用身體互動。重點不在於「敢或不敢」,而是如何與人交流,即使觀眾只是露出笑容,也能給予表演者成就感與自信心。

平常害羞木訥、被太太邀來參加工作坊的李勳說:「我們長大後,忘記身體可以這樣律動,但透過這次工作坊,可以重新找回來。當我看到大家的肢體動作與表情,就覺得要突破自己、變得活潑,不要侷限在框架之中。」

害羞木訥的李勳(圖右)在工作坊解放身體。
芋傳媒記者邱家琳攝

個性內向的郭小姐提到,當她以眼神、肢體與不同參與者相互交流時,有著相互信任的感受,也沒有羞恥或害怕打擾彼此的問題,只有盡可能地去感受聲音與空間的氛圍,以及盡可能地去展現肢體。

個性內向的郭小姐(圖右)積極與人互動。
芋傳媒記者邱家琳攝

對於姚尚德來說,默劇更是釋放內在壓力的一種方式,能讓他樂在其中,並持續朝往下個階段前行。他說,自己從小被人叫做「胖子」,學習默劇後,他發現就算無法像舞者般曼妙,也可以創造自己的表演方式、貼近自己的動作,不會去在意別人如何看待自己。

姚尚德與工作坊學員們合影留念。
芋傳媒記者邱家琳攝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