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記者胡家銘報導)國家人權博物館今年正式揭碑,並規劃「尋找我們的身世—2018 台灣國際人權影展」,自 8 月 4 日起至 25 日的每個週末,在國家人權博物館白色恐怖景美園區、二二八國家紀念館、光點華山電影館、誠品敦南店輪番上映。主辦單位今(3 日)下午於二二八國家紀念館舉行首映會,以《少了一個之後—孤軍》作為開幕片,並邀請總統府秘書長陳菊、文化部次長丁曉菁、海軍司令黃曙光上將、促轉會主委黃煌雄,以及片中主角黃媽媽(陳碧娥)與家人,以及政治受難者家屬等貴賓蒞臨觀影。而黃媽媽也特別在身旁空了一個座位,保留給已逝的愛子黃國章。
1995 年,黃國章未滿 19 歲即於海軍服役,同年 6 月 9 日,停泊於左營軍港的南陽艦準備出港執行偵巡勤務時,黃國章曾多次向黃媽媽反映遭霸凌、恐嚇,並稱:「學長說要打死我!」
起初黃媽媽只覺得是孩子尚未適應軍旅生活,勸兒子多忍耐,不料,當日半夜,黃媽媽便接到軍方通知,說兒子著便服逃兵。六天後,黃媽媽接到消息,失蹤的兒子找到了,於澎湖目斗嶼附近海域被福建沿海的漁民尋獲,但已是一具死屍,且頭部面容腐爛,只有身上軍服所繡的「黃國章」,是黃媽媽唯一能辨識兒子的證明。
當黃媽媽前往中國辦理黃國章的後事,看到所拍的照片頭部插有軍艦鋼針,經法醫檢驗也發現有多處因毆打導致的瘀傷,跟軍方說法完全不同,於是,黃媽媽為了查明兒子的死因而展開追查,且堅持不輟 23 年。事情卻不盡人意,真相迄今仍未明,黃媽媽也在兒子死後成立「軍中人權促進會」,持續為軍人的權利和保障請命,成為當今所有國軍弟兄共同的「黃媽媽」。
當初,這件事以「逃兵自殺」結案,23 年來,黃媽媽犧牲家庭、不顧一切地找尋相關的蛛絲馬跡,甚至協助辦理上千例軍中冤案,但是,自己兒子的冤案調查仍未明朗;23 年後,地檢署重啟調查,儘管已過了追訴期,黃媽媽仍盼望能夠還給兒子一個清白與公道。
全程陪著黃媽媽看完紀錄片的海軍司令黃曙光上將,在上台時則數度哽咽,他肯定黃媽媽是非常偉大的女性,是「海軍永遠的黃媽媽」,並向黃媽媽深深一鞠躬,說道:「身為海軍司令,我有責任,謹代表海軍鄭重向黃媽媽道歉。這不是為我個人道歉,我是為海軍道歉,因為我們曾經犯錯,讓孩子到海軍來,回去卻是屍體,連我自己都沒有辦法接受,這是海軍跟我心中的痛!」他強調,做為軍人,必須要「錢往下用、眼往下看、心往下想、腳往下走」,同時也承諾,任內絕不允許有任何欺侮的情況發生。
黃媽媽也讚賞海軍司令黃曙光願意挺身而出,她表示:「過往這麼多軍官,都沒有人願意接受這個錯誤,今天黃司令願意面對、道歉,讓我很感動,也終於看到一個勇於承擔的將領,一個真正軍人該有的樣子!」雖然黃媽媽接受司令道歉,但她一再重申,依舊在等待真相。而紀錄片的結尾停在今年五月,其中一位曾經以為已過世的證人又再度出現,讓案情露出一絲曙光,導演汪怡昕預計將續拍第二部。
映後,總統府秘書長陳菊向黃媽媽致意,黃媽媽身為軍冤家屬,之後投入協助軍中人權受害事件,令人敬佩。她說,軍中的每一員都是媽媽的孩子,沒有例外,國家也致力提升軍中權益,不再讓悲劇發生。
關於這次國際人權影展,文化部次長丁曉菁提到,「人權」在民主台灣是一塊重要的基石,這次以「台灣經驗」、「反抗威權」、「轉型正義」為主要的切入點,選映來自西藏、巴勒斯坦、韓國、哥倫比亞、德國、圖尼西亞與台灣共九部影片,類型涵括紀錄片、劇情片、動畫片,多元而深入,希望閱聽者能藉由影展省思白色恐怖、族群壓迫,以及自我認同等諸多議題。
談到「自我認同」,影展統籌馮賢賢則說明,今年設定「尋找我們的身世」(Through the Looking-Glass)為主題,中英文相對照,意指探索歷史的過程,如同穿越鏡子,進入另一個如鏡像般左右相反的奇特世界,許多如夢似幻的詭異風景,與我們原先所理解的真實背離。而這些鏡像顯示我們所見的表象,未必是真實本身,必須願意進入迷離之境,才能找到解開自己身世之謎的鑰匙。
影展也規劃「人權聚落」教育推廣計畫深入全台各地,部分片單更開放全國學校與公民團體申請放映,透過美好的觀影經驗及富有啟發性的討論,以不同場域、空間的自發辦理與相互串聯,讓人權議題確切實踐。
2018 台灣國際人權影展為免費索票入場,活動詳情請上官網。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