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夜尿頻繁?小心靜脈曲張

圖片來源:Pixabay / 作者:Pexels

走路走不動,容易小腿腫脹搔癢,夜尿頻仍,極可能是大隱靜脈曲張造成,今天有醫師指出,這症狀容易發生在年長者與櫃姐、廚師等人員,值得注意的是,不一定會浮腳筋。

一名 72 歲的吳老先生,以往運動可輕鬆走 2 至 3 公里,近兩年兒子發現他腳程減少,常喊走不動,而且夜尿情況日益嚴重,一晚至少起床 5 到 10 次,一直以為是年老攝護腺肥大,不以為意,進一步檢查發現竟是腿部的大隱靜脈曲張主幹瓣不全導致跛行。

書田診所靜脈血管外科主任游堂振表示,以吳老先生是典型案例,早上足踝水腫、小腿脹痛發熱、皮膚出現褐色斑點合併癢感,每到下午疲倦不堪,見到椅子就想抬腿,夜尿頻繁影響睡眠,而且雙側下肢滿脹、皮膚溫熱緊繃。

游堂振說,多數患者至腎臟、 泌尿科、心臟科和神經內科等門診就醫,都找不出確切病因,並不知道是靜脈曲張主幹瓣不全的問題。

游堂振指出,大隱靜脈曲張主幹瓣不全是指大隱靜脈主幹瓣不能正常發揮作用,易發生在 65 歲以上,因老年人靜脈血管鬆弛、瓣膜關不住,導致血液逆流回腳踝且無法有效回流。至於需要久站的櫃姐,以及在高溫環境工作的廚師、麵包師傅,也是高危險群。

游堂振補充,病患一開始仍可正常行走,但當血液累積在下肢,會感到腳步沉重、疼痛、腫脹、走不動等「靜脈跛行」現象。

至於為何引起夜尿增加,游堂振說,大隱靜脈主幹瓣失常使得靜脈血不能有效回流,雙側下肢中午後會累積身上大部分血液,回流至心臟的血減少,使白天排尿減少,當夜間躺平時,血液回流心臟的血量增加,夜尿就頻繁。

在治療上,游堂振提到,門診會先使用彈性繃帶,進行動態靜脈回流校正,多數患者會感到雙側下肢頓時輕盈、走路輕快。視個人病況及需求與醫師討論要採用醫療級彈性襪壓迫治療、硬化劑注射治療或手術治療。

以吳老先生為例,他穿上彈性繃帶與彈性襪進行物理治療後,馬上就能蹲下再站起,彷彿年輕 10 歲;後來他接受雙環燒靜脈曲張主幹封閉手術,將出問題的靜脈曲張部位處理掉,手術成功,又能健步如飛。

游堂振提醒,靜脈曲張不一定會看到「浮腳筋」,如果家中長輩出現走路距離變短、下肢午前腫脹水腫、下午易倦累、易發脾氣、夜尿頻次增加等相關症狀,應儘早至靜脈血管外科檢查。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