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防洗錢大變革 中國第三方支付全面接入網聯

圖片來源:中央社

中國央行 2017 年 8 月下發通知,自 2018 年 6 月 30 日起,支付機構受理的涉及銀行帳戶的網路支付業務全部透過網聯平台處理。分析稱,此舉旨在防洗錢,並讓中國央行獲得更多金融大數據。

綜合中媒報導,2017 年 8 月,中國人民銀行(中國央行)支付結算司印發「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關於將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由直連模式遷移至網聯平台處理的通知」。

通知表示,自 2018 年 6 月 30 日起,支付機構受理的涉及銀行帳戶的網路支付業務全部透過網聯平台處理。網聯日前發布文件顯示,截至目前,462 家銀行、115 家支付機構全面接入,包括行動支付巨頭支付寶與微信。

新政上路後,付款流程發生了巨變,支付寶上用銀行卡付款消費後,交易類型變成了「網聯協議支付」。未來第三方支付將由網聯作為管理平台,處理付款與支付請求,而非像過去由行動支付機構直連銀行。

分析認為,先前的「直連模式」使中國央行看不到第三方支付的完整資金轉移鏈條,在網聯介入後,第三方支付機構的每筆轉帳交易,都將被中國央行看清楚,此舉有利監控洗錢、行賄、逃漏稅等行為。

此外,中國央行設立網聯,等於在支付寶和用戶間放了一個數據引流器,所有的支付清算數據,最終都透過網聯彙整到中國央行,形同讓官方獲得更多的金融大數據。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