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幽門桿菌引胃炎 這樣做才能避胃癌

圖片來源:Pixabay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是胃癌主因,早期染菌可能發炎、消化性潰瘍,又以偏鄉帶菌率較高。台大醫師提醒,肇因於幽門螺旋桿菌的慢性發炎應對症下藥,別只吃胃藥,以免增胃癌風險。

幽門螺旋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是螺旋狀具有纖毛的細菌,1983 年兩名澳洲學者在刺胳針(The Lancet)學術期刊發表,在慢性胃炎中發現幽門螺旋桿菌;學者們也自己進行人體試驗,證實將幽門螺旋桿菌注入胃內可以造成胃黏膜發炎。

慢性胃黏膜發炎可能導致腺體萎縮、消失、組織轉化,產生癌前病變;台大內科部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李宜家表示,幽門螺旋桿菌是胃癌的高危險因子,有 9 成的胃癌都跟幽門螺旋桿菌有關,及早發現幽門螺旋桿菌並除菌治療,是防治胃癌關鍵。

台大醫院內科部主任吳明賢、教授林肇堂、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陳秀熙率領的研究團隊,從 2004 年即深入馬祖,廣邀馬祖民眾吹氣篩檢幽門螺旋桿菌,並對帶菌者做除菌治療。經多年追蹤發現,只要根治幽門螺旋桿菌,可將胃萎縮發生率降低超過 7 成,且降低 5 成胃癌發生率。

李宜家說,幽門螺旋桿菌主要傳染方式是經口傳染,包括不乾淨的飲水、食物、唾液,也有家庭群聚感染的現象。一般來說,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率隨年齡增加而增加,盛行率隨地區開發程度略有不同,台大團隊針對台灣地區未曾接受過除菌治療的民眾調查,估計大約有 30% 左右感染幽門螺旋桿菌。

根據台灣胃癌地圖,李宜家說,雖然近年來胃癌發生率有逐漸下降趨勢,台灣部分偏鄉地區仍呈現「紅通通」一片,胃癌發生率普遍較高,馬祖近年因台大深耕防治,情況已經轉好,但可推測其他胃癌發生率高的偏遠地區,民眾的幽門螺旋桿菌帶菌率應該偏高,應該積極進行胃癌防治。

李宜家表示,六都幽門螺旋桿菌的帶菌率會比較小,因都市化、衛生習慣較佳,且比較有機會接觸醫療資源,增加除菌機會。民眾透過胃鏡、碳十三尿素呼氣試驗或糞便檢查,就能發現幽門螺旋桿菌蹤跡。

幽門螺旋桿菌造成的慢性胃炎可能產生上腹不適,嚴重者會產生消化性潰瘍,如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有消化性潰瘍者幾乎半數以上都可在胃內發現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李宜家說,消化性潰瘍若拖著不治療,可能會導致胃腸道出血、穿孔,或出口阻塞等併發症,最嚴重者就可能導致胃癌。但很多有慢性胃炎者,可能自行買胃藥緩解不適,或就醫時醫生僅說「發炎」,卻沒有追究原因,沒有對症下藥。

李宜家表示,要對抗幽門螺旋桿菌,必須進行 1 至 2 週的抗生素除菌治療。若只是用緩解胃部不適的質子幫浦抑制劑等胃藥抑制胃酸,根據研究顯示,幽門螺旋桿菌會繁衍得更「快樂」,未來罹患胃癌的風險反而更高。

除幽門螺旋桿菌可能造成胃病之外,李宜家說,民眾仍需避免醃製、過鹹、不潔的食物,這些食物可能含亞硝酸鹽對胃部健康有害,應多吃新鮮蔬果,其中含有 β 胡蘿蔔素及多種維生素對胃壁有益。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