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quote quote=”大溪,舊稱大嵙崁,是平埔族凱達格蘭族語;桃園原稱「桃仔園」,八德舊稱「八塊厝」;龍潭舊稱「菱潭陂」…” style=”default” align=”center”][/bs-quote]
地名的背後隱藏着歷史的縱深,蘊含著先民生活的痕跡。這一期,我們來到桃園,體會其地名的故事。
從地名看到南島民族祖先的影子
蘆竹有南崁地名,荷蘭時代稱 Lamcam,為平埔族之中的凱達格蘭族「南崁社」。漢字寫法分別出現「南崁」、「南嵌」、「南坎」。南崁社後又分出「坑仔社」。
龜山在 17 世紀中葉荷蘭統治時代的荷蘭戶口表出現有 Konroumangh、Cournangh、Kouronangh 地名。到了 1734~4 年(雍正 12~3 年)的《雍正臺灣輿圖》則出現「龜崙社」地名。這些名稱發音,顯然有相同來源,為平埔族之中的凱達格蘭族社名音譯。
桃園在 18 世紀初曾有「虎茅庄」的名稱,據說「虎茅」亦係平埔族凱達格蘭族語。
中壢一帶在荷蘭時代的戶口表記載有 Kipas/ Kibabbe/ Kypabe 的地名;清領時期 1685~1704 年間繪製的《康熙臺灣輿圖》出現有「之巴」社;1762~1765 乾隆年間繪製的《乾隆臺灣輿圖》則寫成「芝巴林」社,這些名稱都是同源的凱達格蘭語音譯,是平埔族的凱達格蘭族的社名。
八德一帶在荷蘭時代的戶口表有 Sousouly/Soulaleij/Sausaulij 的地名,對照第一部臺灣志書,高拱乾的《臺灣府志》中出現有「霄里社」名,以及前述的《雍正臺灣輿圖》中的「霄裡社」,都是相同來源的凱達格蘭族語音譯,這是凱達格蘭族社名。所以現市內仍存有霄裡里。
大溪,舊稱大姑陷、大姑崁、大科崁、大嵙崁,也是平埔族凱達格蘭族語。
從以上地名可以知道,桃園和台灣其他各縣市一樣,早就住着許多南島民族的先民,他們都是我們台灣人的部分祖先。
反映移民拓墾及生業
桃園原稱「桃仔園」,因 18 世紀中葉墾戶遍植桃樹,故稱「桃仔園」。1829 年(清道光 9 年)清代印行的《東槎紀略.卷三.臺北道里記》出現了「桃園」一詞。為原地名「桃仔園」去「仔」字後稱之。
八德舊稱「八塊厝」,18 世紀清乾隆初期原有八戶人家的閩、客移民到此居住下來,分別有謝、蕭、邱、呂、賴、黃、吳、李等八姓,每姓各築一屋,故得「八塊厝」之名。
平鎮以前曾稱「廣興」,1744 年(清乾隆 9 年)廣東嘉應州客屬移民宋姓與戴姓二族進入開墾,開拓荒埔有成後,因是廣東移民興業,故稱「廣興庄」。所以現在市內仍存有廣興里地名。
新屋地名,源自於漢語族移民拓墾初期,常遇到平埔族人出草,乃放棄原來住屋另謀此地建築新屋;另一說法,廣東惠州府陸豐縣移民范集景與妻雷氏生一子,名范文質。范集景早死,其妻攜孤子范文質改嫁姜同英。范文質成年後娶妻生五子,五子為感念姜同英養育其父之恩,均將其姓冠以二姓,成為「范姜」複姓。1751 年(乾隆 16 年)范姜五兄弟前來本鄉開墾。1854(咸豐 5 年)范姜家族興建規模宏大之祖堂,鄉人指為「起新屋」。
龍潭舊稱「菱潭陂」,先民在拓墾之初,以其低窪之地,匯積溪流之水而成水陂,時日漸久,野菱蔓生,稱之「菱潭陂」。
看到地勢環境、地表景觀
大園舊稱「大坵園」,福佬話稱旱田為「園」,水田為「田」。大坵園即一大塊旱田的意思。
中壢舊稱「澗仔壢」或「澗仔力」。「澗」指山挾水,描述二溪之狀態(老街溪和新街溪二大溪流之間)。中壢的稱呼則大約在 1871(同治 10 年),意指在竹塹及淡水間之壢地稱之中壢。
今復興區舊名曾稱「角板山」,台灣首任巡撫巡撫劉銘傳來到本地北部,見大嵙崁溪支流詩朗溪兩岸河階平坦如板,其北方又有突山之山峰如角,乃稱此地為角板山。戰後 1947 年改制為新竹縣角板鄉 ; 1950 年改制為桃園縣角板鄉。
觀音舊稱「石觀音」,1860 年有黃姓農民拾得一天然石塊,酷似觀音菩薩,稱之石觀音。舉人黃雲中等感念神恩建寺,初稱福龍山寺,後又在拾獲石觀音之處發現湧泉,乃改名為甘泉寺。此地也因該寺石觀音而名之。
大溪因為位於大科崁溪岸的重要市鎮。
楊梅舊稱「楊梅壢」,1787(乾隆 52 年)漢人沿著社子溪進入今楊梅盆地開墾時,見附近一帶長滿楊梅樹,因而以「楊梅」來形容此小盆地(壢)。
蘆竹舊名「蘆竹厝」,蘆竹為蘆葦的一種,高度數尺長,葉細長且尖,形狀似竹。1821~1850 年(清道光年間)墾民在蘆竹繁茂之地建村(另一說,以蘆竹莖編蓋的住屋)而得名。
鄭氏部隊紮營之處
蘆竹有營盤村,鄭氏政權時期在今五福宮前後附近紮營招佃開屯,所以今天該地有營盤村(五福宮即創建於鄭氏政權時期)。
地名顯示族群特色
閩南語稱房屋叫「厝」,客家人稱「屋」。「厝」與「屋」是區分福佬與客家聚落的指標。所以「蘆竹厝」是福佬人(閩南移民後裔)聚落;新屋則是客家村。又如平鎮曾有「宋屋」,由於來此開墾的廣東嘉應州客家人移民多為宋姓,故習稱此地為「宋屋」,現市內仍存有宋屋里地名。
再者,「壢」為客語,指四周圍較高的丘陵,中間有溪谷流水所經過的小盆地,亦即凹下之坑谷。所以,中壢、內壢、楊梅壢等地,皆為客家人較多的地方。又如 18 世紀中葉以後桃園地區已逐漸發展成二大聚落,除「桃仔園」外,還有「澗仔壢」,看此地名即可知是客家人較多的地方。
地名的雅化、吉祥化
曾經叫做「菱潭陂」的地方,因「菱」與「靈」同音,故而出現「靈潭陂」的稱呼;再因「靈」與「龍」的閩南語泉音及客語發音相近,最後發展成「龍潭」。
平鎮曾稱安平鎮,清乾隆初期的移民為防禦盜匪及原住民襲擊,在交通要道處搭建守望寮,故曾稱「張路寮」(「張」為張望之意,「路」為道路,)。1760 年(乾隆 25 年)設置「張路寮」後治安轉佳,改名「安平鎮」,取平安無事的吉祥之意。
日治時代更改的地名
我們知道 1920 年台灣地方改制,日本殖民當局順勢更改台灣各地的地名:
「石觀音」改為「觀音」。「大坵園」改稱「大園」。
「八塊厝」去「厝」字後稱「八塊」。「安平鎮」去「安」字後稱平鎮(以與臺南市安平有所區別)。
「楊梅壢」改稱「楊梅」。「蘆竹厝」改稱「蘆竹」。龜崙社舊名,改為「龜山」庄。
戰後出現的政治性或道德性的地名
戰後國民黨政府的性格,可以從地名的更改看出,例如:
「八塊」取同音雅字,及四維八德之意,改名「八德」。
大科崁溪改名「大漢溪」。1954 年將泰雅族的角板鄉,改稱「復興鄉」。
顯示偏好道德教條及大漢沙文主義的色彩,這種色彩在其他縣市仍可以找到相同的印證。
[taronews-styles book_title=”以地名認識台灣” book_author=”李筱峰” book_publisher=”遠景” book_publish_date=”2017/12/27″ book_cover=”https://cdn.taronews.tw/files/2017/12/getImage-1.jpeg” book_link=”http://www.vistaread.com/book.php?id=1897″ book_link_text=”遠景文學網購書” ext_link_1=”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75173″ ext_link_text_1=”博客來購書” ext_link_2=”http://m.sanmin.com.tw/Product/Index/006608404″ ext_link_text_2=”三民網路書店購書” ext_link_3=”https://www.taaze.tw/sing.html?pid=11100834924″ ext_link_text_3=”讀冊生活購書” style=”book”][/taronews-styles]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