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我的學思歷程 李筱峰榮退研討會

芋傳媒黃謙賢攝

(芋傳媒記者胡家銘報導)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今舉辦「民主、文化與認同暨李筱峰教授榮退學術研討會」,會場中重量級的人物雲集,有台大榮譽教授李鴻禧、人權運動者艾琳達,連前總統府資政彭明敏先生也蒞臨現場予以支持。本次研討會由主角李筱峰教授率先發表「我的學思歷程」之演說,分享自己的求學過程與生命經驗,為研討會拉開序幕。

芋傳媒黃謙賢攝

李筱峰教授談到孩提記憶時,也不忘帶入自己的台灣史專業,他說,他兒時有個快樂的童年,而台灣卻處在一個恐怖的時代,也藉此重新爬梳戰後台灣遭到威權迫害的戒嚴歷史。

接著李筱峰教授引領聽眾進入他的求學階段, 1958 年唸小學,他不諱言自己當時就是個法西斯主義者,初中時更將奉蔣介石為圭臬,與談中更信手捻來一段歌曲〈可愛的中華〉,證明自己的大中國思想。直到接觸了自由主義者胡適的著作,一切才得以翻轉。

芋傳媒黃謙賢攝

李筱峰引用了胡適的一段名言:「為自己個人爭自由,就是為國家爭自由;為自己個人爭人格,就是為國家爭人格。民主自由的國家,不是一群奴才建立得來的!」他說,胡適的思想先進、論述明確,在在地開啟他的新視野,且不斷地刺激他反覆思考。

人生的第一次覺醒

進入高中後,一次的作文功課竟成為改變李筱峰教授人生的關鍵。李筱峰回憶:「當時老師出的題目叫做『給蔣總統祝壽』,我心想,反正這種題目怎麼寫都是那樣,我隨便翻本雜誌抄一抄就好」沒想到,這個隨便一翻,竟然翻出《自由中國》雜誌,於是整個人便投入了《自由中國》的思維裏,透過閱讀的激盪後,他徹底拋棄過去的法西斯觀念,也將這個機緣定位為人生的第一次覺醒。

大學人生

因為高中的瘋狂飆書,導致考不上大學,後來下定決心重考,在 1971 年進入了政大教育系,那時的社會正逢工業化後的轉型,加上中華民國在國際地位的飄搖,以及統治當局面臨權力轉移,台灣又開始醞釀新的改革力量以衝撞體制,而李筱峰也成為這股力量的其中之一。

大學時代李筱峰開始在《大學》雜誌投稿,也時常在校刊上發表對學校無理的批判,大二時因為這樣被記一次大過,隔年仍執筆反諷校方而遭退學。後來轉入淡江大學唸歷史,李筱峰的人生路上又走向另一個面貌。

到了淡江大學的李筱峰被聘為《淡江週刊》的主筆,畢業後也擔任過《民眾日報》的記者,無奈也因為政治因素而無法持續,遂決定進修,在 1985 年自師大歷史所畢業。隨後,因緣際會到了美國,與年少時思想啟蒙之一的陶百川先生見面,也經由陶百川引薦到世新大學從事教育工作,進而持續到今日成為台文所的名譽教授,也是台灣歷史研究的重要人物之一。

李筱峰教授也表示,作為一個大學教授,除了本身是教學者與研究者的角色,更重要的還必須是時代與社會的關懷者,如此才能盡到知識份子的責任和義務。 而對於自己的學思歷程,李筱峰教授也強調,短時間內無法詳細說明,希望等他的回憶錄出版後,再與大家一同分享。

芋傳媒黃謙賢攝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