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李筱峰專欄》短命的台北城 蓋好 21 年就被拆了

改建前的台北南門 圖片來源:維基共享資源)

台北城於 1884 年完工,是清代完工最遲、建材最講究的城牆;全城為長方形,是台灣所有城牆中格局最方正的。但卻在 21 年後就被拆除了。

台北城建於 1879 年,於 1884 年完工。但是完工的 21 年後(1905 年)就被拆除了!一個偌大的公共工程,只存在 21 年就夭折,比我現在已經住了 40 多年的住宅壽命還不到一半,這是怎麼回事?蘊含著甚麼意味?

從台北城的短命,起碼可以看出三個歷史課題:

一、滿清政權對台灣的不信任

二、台灣的政經重心是先南後北

三、兩個外來殖民政權(滿清與日本)的格局與眼光的不同。分述如下:

滿清政權對台灣的不信任

1684 年,大清帝國雖然正式併吞台灣,但是對台灣並不放心,他們擔心過去海盜出沒無常、又是鄭氏抗清根據地的台灣,會繼續聚眾反抗,因此治台採取許多防範措施,其中滿清政權早期不在台灣築城,也是不信任政策使然。他們認為,如果台灣的府、縣行政中心建城的話,萬一被民眾佔據了,來自清國大陸的官兵就很難攻破。

改建前的台北南門
圖片來源:維基共享資源

這個邏輯乍聽之下很矛盾,因為如果有了城牆,讓官兵很難攻破,則台灣民眾又怎麼容易佔據呢?莫非滿清政府認定他們在台的官兵守城的能力與意志很薄弱?總之,滿清帝國領台之後,台灣的的府、縣行政中心都沒有築城。

直到 1704 年(康熙 43 年),才在諸羅縣建了簡陋的木柵城,1722 年,朱一貴抗清事件後,鳳山縣也建立簡單土城(在今左營);隔年 1723 年(雍正元年),諸羅縣城才改為土城,且在台南建立木柵城(又 10 年後才在木柵之外植以莿竹)。到了 1788 年(乾隆 53 年),諸羅縣城再改建為磚城。至於彰化縣城,則是到了 19 世紀 20 年代以後(道光年間),才由莿竹城改建為磚城。其餘淡水廳城(竹塹)、鳳山新城亦隨後改建。

台北西門
圖片來源:维基共享资源

滿清統治台灣的第 190 年,因為 1874 年牡丹社事件的刺激,接受欽差大臣沈葆楨的奏請,1875 年(光緒元年)開始興建恆春城。而此時,還沒有台北城。

牡丹社事件後,才因行政區增加而出現台北府,「台北」的名字此時才出現。再過 4 年才有台北城的興建。

台灣的政經重心是先南後北

台北城築城很晚當然與台灣政經中心的改變有關。在台灣史上,台灣政經中心原本在台南。從 17 世紀的荷蘭人和鄭氏東寧政權,即以台南為政經中心;1684 年滿清併吞台灣後,設台灣府隸屬福建,府治所在地仍在台南。台南做為台灣政治中心達兩個世紀半。

已經被拆除的台北東門
圖片來源:維基共享資源

1860 年台灣被英法的國際條約所迫,開港通商。由於近代茶葉、樟腦油等經濟產品帶動北部經濟的崛起,淡水港開始重要起來,也帶動台北的地位提昇。

1875 年台北設府,並於 1879 年(光緒 5 年)起,以磚石建築台北城,1884 年(光緒 10 年)完工。台北府城乃清代完工最遲,但建材最講究的城牆;週長 1506 丈,牆高 1.5 丈,雉堞高 3 尺,城牆馬道實 1.2 丈;全城為長方形,是台灣所有城牆中格局最方正的,設有東、西、南、北及小南五個城門,其範圍在今天中山南路以西、中華路以東、忠孝西路以南、愛國西路以北。

清法戰爭後(1885 年),台灣設省,原擬以彰化縣橋孜圖(在今台中市區)為省會,但因為還在建設中,巡撫劉銘傳乃暫駐台北。由於趕建鐵路絀於經費,劉銘傳將建省城的經費挪用於鐵路,致使台中省城遲遲無法完成。1894 年繼任的巡撫邵友濂奏請改台北為省會,才確立台北成為政治中心的地位。此後日本總督府,和戰後來台的中國國民黨政府,都繼續以台北為政治中心。

兩個外來殖民政權的格局與眼光不同

然而台北城完工的 11 年後,1895 年,台灣就割讓給日本了。而日本領台的 10 年後,就把台北城拆除了!

中國傳統城牆的特徵,就是將一特定區域以牆垣圍住,這是從傳統戰爭的防衛觀點出發。但是這種觀點,從現代都市發展的角度來看,則太保守,有礙都市的長遠發展。所以日本領台之後,總督府基於「市區改正」的考量,拆除台灣各地的城垣。所以台北城牆被拆除了,距離台北城完工僅 21 年。

一個耗資不貲的偌大公共工程建設,僅存在了 21 年就拆廢了,這正顯示兩個政權的眼光與性格的不同,以及對台統治的前瞻能力的高低有別。

日本當局雖然拆廢了台北城的城牆,但留下東、西、南、北,以及小南等五個城門,以資紀念。可惜這五個城門在國民黨來臨後,僅有北門還留下原貌,其餘四個城門都在經過修復之後,失去原貌,全被改建為中國北方式的城門。古蹟遭此變故,亦足發人深省其背後的含義。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