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高齡化、農業缺工的問題越來越嚴重,不過高雄市的農村去年起出現了一批年輕生力軍,這些來自大學院校的學生利用課餘幫忙採果、包裝和搬運,成了果園重要的備援人力。
課餘零碎的時間,就讀高雄科技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系的陳定華全副武裝,戴上手套、袖套和帽子,不僅防烈豔,也怕手臂被多刺的棗樹刮傷,他與同學到燕巢果園幫忙農家採蜜棗,更重要的是將熟手採收的蜜棗從果園一簍簍的送到貨車上。
陳定華揮汗說「真的很辛苦!」不過他仍喜歡這份不同於加油工、超商店員的工作,即使全身汗水淋漓,陳定華仍說「土地的溫度」讓他體會到農民汗滴禾下土的辛苦。
過去在超商打工有冷氣消暑,陳定華說,這份田間農務用雙手採摘、運搬,在烈豔下工作,十足是個耗費體力的勞務,只有務實沒有捷徑。
陳定華去年加入高雄市農業局「好農無限+」後,利用課餘零碎的時間登記到果園打工,近一個月寒假幫忙採收蜜棗、芭樂,他賺取了約新台幣 2 萬元的學費。
更難忘的是去年中,他也利用農務人力媒合平台手機群組,在傍晚課後到大樹區運銷合作社做玉荷包分級、清洗和包裝的工作。
他說,一直以來並不知道玉荷包的高經濟價值,也不了解玉荷包可以拚外匯,如今參與農務,看到一盒盒上選精裝準備出口的玉荷包有自己勞力參與,陳定華說「心中有種莫名的感動」。
陳定華還因參與農務打工的次數拔得頭籌,為自己贏得一支名牌手機,這個令他驚喜的經歷,至今得意不已。
沈亮潁就讀高雄科技大學運籌管理學系,也加入農業局「農務即時人力需求媒合平台」,透過群組接收到農村缺工訊息,到大寮區幫忙採收紅龍果,更多的時間被分派到幫忙疏果及果園清理。
過去有在超商打過工,現在選擇農村勞務零工,沈亮潁喜歡農家單純熱情的的互動方式,他說偶爾也會和雇主天南地北聊天,提供包裝建議,希望農民加值收益。
高雄市農業局去年 4 月建置「農務即時人力需求媒合平台」,群組廣邀農民、大學生,平台提供需工數量及工作時段徵工。
市府農業局副局長王正一表示,目前群組有農民約 400 人、學生 1600 人加入,只要有勞動力需求訊息,學生會視狀況登記,案件平均 2 小時內會順利媒合。
芳境果菜運銷合作社負責人許倫肇告訴中央社記者,以他的玉荷包園為例,每年 5、6 月約有一個月的採收期缺工,學生參與適時補充解決勞動力的不足。
第一線的採收需要經驗和技術,許倫肇安排學生勞動力集中在分級包裝和搬運工作,他說,「農務分工」讓玉荷包配送更快速有效率。
在旗山區種植約 2 公頃檸檬的年輕農民莊承翰表示,過去平均一天採收 300 到 500 台斤的檸檬,因為學生協助分級及後送搬運,一天的採收量可增加 3 倍,逾 1500 台斤。
「農務即時人力需求媒合平台」獲得「2018 智慧城市創新應用獎」,王正一說,平台有效媒合並解決農民和學生打工的供需問題,完全不輸過去雇用的臨時工。農業局將擴大農務人力資源庫,希望更有效舒解季節性缺工問題,並為農村注入年輕活力。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