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瀏覽標籤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

基市府爭取補助 打造正濱紅磚屋成青聚點

基隆市府去年從國有財產署撥用鄰近正濱舊漁會大樓的閒置建物暫命名為「紅磚屋」,市府以打造成「青聚點」計畫,向教育部爭取補助獲得入選,第2階段評選預計6月出爐。位於基隆市中正路 463 號的「紅磚屋」建於 1948 年,主體以紅磚建造為2層樓建物,原為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房產,由於已閒置多年,經市府去年針對建物耐震評估後,部分結構損壞必須補強,市府今年也將進行建物及空間整建。

在地青年活化校園空地 打造孩童遊憩樂園

由在地青年組成的團隊為活化學校圍牆外空地,以菜籃、竹子及木板等材料搭建遊憩樂園,創造友善親子與兒童遊戲的空間,並舉辦多元活動,凝聚社區居民的認同感。教育部青年發展署今天表示,為培養青年對家鄉的認同感,透過行動協助社區活化及發展,因此推動青年社區參與行動2.0 Changemaker 計畫,鼓勵 18 至 35 歲青年組成團隊,以行動投入在地發展。

部落青年傳承獵寮工藝 重現卑南祖先生活智慧

台東普悠瑪部落青年組成團隊,親手搭建獵寮,重現卑南祖先的傳統生活智慧,並設計山林共處課程,帶領學童探索山林生態,期望讓部落傳統文化在生活中延續。教育部青年發展署今天表示,狩獵是原住民重要生活文化之一,因狩獵而搭建的「獵寮」更是族人凝聚、交換山林資訊的基地,台東普悠瑪部落原住民青年團隊提出「普悠瑪獵寮文化 talrabiyaw 再生」計畫,以傳承部落獵寮傳統技術,獲 2020 年青年社區參與行動2.0 Changemaker 計畫金獎肯定。

青年環島擦拭333面反光鏡 守護用路人安全

在「反光鏡菩薩」張秀雄的啟發下,宋侑芩和余依軒兩名大學生組團,環島3週走遍台灣 19 個縣市,擦拭 333 面反光鏡,用行動守護眾多用路人的安全。教育部青年發展署推動「青年壯遊台灣─尋找感動地圖實踐計畫」,鼓勵青年自行規劃多元面向的壯遊企劃,開拓視野、培養自主及團隊合作能力,同時探索台灣在地文化特色,入選團隊還可獲得實踐獎金。

原民刺繡結合木業加工廢棄物 獲原漾計畫首獎

卑南族青年陳大豪等人將原民刺繡、琉璃藝術,結合木業加工廢棄物再利用技術,開發出許多創意家具,獲得 U-start 原漾計畫績優團隊。教育部青年發展署與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合作,今天在台北舉辦 109 年度「 U-start 創新創業計畫」與「 U-start 原漾計畫」頒獎典禮,同時安排青年創業家分享交流。

國旅何處去 67個青年壯遊點深入部落農村

疫情期間無法出國玩,國內旅遊成為首選,教育部青年發展署今年在全台設置 67 個「青年壯遊點」,其中有許多位於原住民族部落、農村之中,適合都會青年深度體驗、轉換心情。教育部青年署今天發出新聞稿指出,今年度 67 個青年壯遊點,包括文化、部落、生態、農村、體能類型,活動內容有達人導覽、景點探查、動手實作等,不只是走馬看花,而能透過實際旅行,深入探究文化、歷史等教育意涵。

實境解謎搭城市探索指南 青年活化台中特色老屋

由一群文化創意產業設計與營運系學生組成的團隊,將台中特色老屋結合實境解謎遊戲,並搭配客製化城市探索指南,讓歷史建築變有趣,也活化台中舊街區。教育部青年發展署今天表示,為鼓勵青年返鄉發展地方特色文化與產業,因此推動「青年壯遊點 DNA 」計畫,讓青年透過自身關注的議題並串連地方網絡,推動在地具教育意義的體驗活動,發展實驗青年壯遊點,讓更多人瞭解在地故事。

培力青年認識家鄉 台馬學子共同探索馬祖

為培力青年深入認識家鄉、探索馬祖文化,大學生帶領馬祖高中學生進行採訪訓練,在暑假共同學習,探索家鄉發掘趣味性。教育部青年發展署桃連青年志工服務站舉辦影像記錄工作坊,在暑假期間由中原大學學生組成志工團隊, 15 日至 17 日帶領採訪調查的課程,並在今日出發前往東莒,兩地青年將共同探索東莒的漁業、信仰、飲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