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標籤
超高齡社會
超高齡社會到來 主計總處今年起按月公布高齡家庭CPI
2025 年台灣正式迎來超高齡社會,每5人就有1人是老年人口,為了因應社會變遷,主計總處精進統計資料應用價值,除了去年起首度公布年度高齡家庭 CPI (消費者物價指數),今年起,更將高齡家庭 CPI 發布週期由按年改為按月,資料時間回溯至 2018 年。主計總處依國民所得統計評審會決議,自 2024 年起,按年發布高齡家庭 CPI ,今年為2次公布,不過隨著台灣人口結構日趨老化,相關資料應用需求提高,主計總處表示,高齡家庭 CPI 自 2025 年2月7日起(發布資料時間為…
邁超高齡社會倒數14天 科技體適能推展全民運動
台灣倒數 14 天邁入超高齡社會,預防勝於治療,民眾健康意識提升,但民眾對運動健康消費意識較不足,衛福部研擬擴大科技國民體適能,跨業跨域推展全民運動,達到健康台灣。衛生福利部技監劉明勳今天上午出席第 12 次全國科學技術會議正式大會分享均衡社會策略報告,他提到,台灣 2025 年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台灣照護與長照系統布建不敢說完美,但持續加速建設,其中全人全程健康、醫療及照護需更加完善,區域間醫療資源落差仍待改善。
《台灣基進專欄》青年不當三明治
台灣基進主張,應效法韓國《青年基本法》提出,將青壯年權益保障入法、專款專項列納青壯年預算,同時保障青壯年的居住、教育文化、社會福利、公共參與,制定更多真正照顧年輕人的公共政策,加速制定屬於台灣的《青年基本法》。
10年內台灣成超高齡社會 國發會:盡力降負面衝擊
國發會副主委游建華今天說,台灣生育率目前在全球排名倒數第一,加上嬰兒潮將逐漸老化,預估 10 年內台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進而引發種種問題,政府將竭盡全力緩和人口變遷帶來的負面衝擊。歐洲商會上午在香格里拉台北遠東國際大飯店舉行「台歐健康論壇」,討論運用 AI 等科技降低疾病負擔及提升醫療成效、未來疫苗生態系及如何因應台灣低生育率導致高齡化社會等議題。
人口老化 陳菊:人權會關切弱勢群體保障
國家人權委員會主委陳菊今天說,人口老化考驗著國家轉型的能力,政府必須提出妥善的因應政策;同時必須評估對人權的影響,應注意特定群體的權利有沒有受到保障或是被犧牲了。國家人權委員會與高雄大學今天在高雄市公務人員人力發展中心,合辦「銀髮族當代醫療人權議題探討與政策建議研討會」,並邀高雄市長陳其邁出席。
迎接超高齡社會 高發會倡以壯世代取代銀髮族
台灣即將在 2025 年邁入超高齡社會,台灣高齡化政策暨產業發展協會今天發布新名詞「壯世代」,希望能取代社會對熟齡者的負面稱呼,並以更正面、有活力的名詞來稱呼這個世代。高發會今天在立法院舉行「高發會打造 2020 全新詞彙『壯世代』 翻轉台灣熟齡者之社會印象」記者會,並邀請資深媒體人劉玉嘉、陳亦珍等4名壯世代族群分享自己的經驗。
台灣人口今年進入負成長 2025年邁向超高齡社會
國發會今天公布最新人口推估報告,結果顯示,台灣總人口 2020 年開始轉呈負成長,較上次推估提前2年;此外,台灣將於 2025 年進入超高齡社會,也比上次推估提前1年。國發會每 2 年根據最新戶籍人口、出生、死亡及遷徙等相關統計,辦理未來 50 年人口推估,今天委員會議通過「中華民國人口推估( 2020 年至 2070 年)」,結果發現3大變動。
東區老人之家增日間照護服務 8日起開放申請
衛生福利部東區老人之家過去主要收容弱勢住宿型長者,今天起增加「日照中心」服務,開放花蓮北區 3 鄉鎮市符合長照需要等級的長輩申請,初期提供 16 名額,未來將增為 30 名。
調查:近3成中高齡者 平日步數低於1萬步
富邦人壽與陽明大學今天公布研究發現,每日平均步數增加,可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與認知衰退風險;且研究指出約 29.78 %的中高齡者為「河馬型人」,平日走的步數低於 1 萬步、假日步數更低於 3 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