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瀏覽標籤

波羅的海

美國務院密切關注台灣等地海纜遭損 籲各方配合調查

近期波羅的海與台灣近海電纜先後遭損,美國國務院今天表示密切關注相關發展,也關切調查人員無法獲得必要資訊的情形。國務院敦促各方充分配合進行中的調查,以確定事實為何。野柳東北方海域海底電纜日前遭到疑似中國背景的貨輪損壞,引起各界關注。無獨有偶,去年底波羅的海2條海底電纜在不到 24 小時內受損。瑞典、德國和立陶宛展開調查,把矛頭指向中國貨船「伊鵬3號」( Yi Peng 3)。

海底電纜遭破壞 波羅的海北約成員共商安全

俄羅斯疑似破壞海底電纜後,波羅的海周邊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NATO )成員今天在赫爾辛基( Helsinki )集會,共商強化海域安全。法新社報導,智庫芬蘭國際事務研究所( Finnish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研究員薩卡( Iro Sarkka )表示,預計會中將宣布北約新的巡邏任務,監視海底、海面與海面上空的活動。

國防副部長柏鴻輝立陶宛演說 向北約成員談中俄威脅

國防部軍政副部長柏鴻輝近日訪問立陶宛,期間在有多名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NATO )成員國軍方代表出席的安全事務論壇演說,從台灣視角分析烏克蘭戰爭 2022 年全面爆發以來的地緣政治變動,觸及中國與俄羅斯的聯合威脅。「防衛波羅的海」會議( Defending Baltics )8至9日於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 Vilnius )舉行,柏鴻輝首度公開以副部長身分,對數百位聽眾演講。大會官網介紹他是「台灣國防部副部長」。

拉脫維亞總統:北約是否派兵烏克蘭非重點 軍援要夠

烏克蘭戰火未歇,北約是否向烏克蘭派遣部隊或教官,引發熱議。拉脫維亞總統林克維奇斯說,相關討論有「轉移焦點」之虞:烏克蘭從未提出這類要求,只希望儘快、充分取得亟需的武器,靠自己贏得勝利。林克維奇斯( Edgars Rink ē vi čs)說,相關討論往往迴避一大重點:正是因為烏克蘭即便有足夠的作戰能力和決心,仍持續面臨盟友夥伴軍援延宕和不足的問題,各界才轉而熱衷討論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NATO )是否該向烏克蘭派遣部隊或教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