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藍士博 15 posts 0 comments
台灣基進桃園黨部執行長,「二O四六 台灣」成員,桃園成長。第三十八屆圖書金鼎獎得主。第一屆共生音樂節召集人,曾經參與野草莓學運、太陽花學運,長期關注反核、課綱微調、本土文化等議題
《藍士博專欄》團結保3Q 守護本土最前線
黃捷罷免案才剛剛落幕,「刪 Q」就已經進入連署。中國國民黨的政治焦土戰,結合韓粉民粹政治狂熱,與傾中勢力背後運籌帷幄,劍指陳柏惟,不僅有實際的殺傷力,更有一舉摧毀本土派象徵意義。
《藍士博專欄》回鍋肉真香,「韓趙結盟」的如意算盤?
趙少康從一開始的參選國民黨主席,隔天又變成可能 2024 年選總統!已經 70 歲的他一再放話,究竟韓趙聯手是一著好棋?還是破壞體制、因人設事的醜陋行徑?
《藍士博專欄》玫瑰少年與不逃避的世界——楊翠、陳嘉行對話錄
民主是台灣社會的百年追求,不管是宿命或者是機遇,一代代的台灣人心手相連,傳承記憶、勇氣與希望,也成為了面對強權威脅的堅實後盾。
《藍士博專欄》打破迷思、打造轉型正義「生態系」
如何面對歷史事實的逐漸剝落,以及提防理解與詮釋的單薄,自始至終就是「轉型正義」(Transitional Justice)遇到的困難與挑戰。以台灣的情況來說,連續殖民與內部殖民的情境,讓我們至今仍然必須在遺忘與記憶的鬥爭中拉扯,更必須在說與不說之中,面對誤解或膚淺化的挑戰。
《藍士博專欄》毋通袂記她/她們的故事 — 謹弔黃晴美女士
「台灣監獄島」—— 是詩人柯旗化對戰後國民黨統治下的台灣的比喻,事實上,歷經了 228 事件與後來清鄉、綏靖、白色恐怖,台灣人有耳無嘴、有口無舌,失去了思想、言論與行動的自由,籠罩在由暴力與秘密交織建構的「超穩定結構」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