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澳洲、紐西蘭、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大英國協「五國防衛協定」( FPDA )成員近日結束在南海的年度「五國之盾」軍演。英國海軍表示,自 FPDA 簽署逾 50 年來,5 國成員皆致力透過協議合作,確保東南亞區域安全。
其中, 2021 年起在印太區域執行常態部署的英國海軍巡邏艦艇「史佩艦」( HMS Spey )也參與此次軍演。

2021 年 9 月,「史佩艦」與另一艘同級巡邏艦艇「添馬艦」( HMS Tamar )自英國啟程,展開印太部署。當時的英國保守黨政府(至 2024 年 7 月國會大選落敗下台為止)曾表示,這項在印太區域的部署將長達至少 5 年、可能為期 10 年或更久,未來擬由性能及打擊能力更優越的 31 型( Type 31 )巡防艦取代現有巡邏艦執行任務。
今年的「五國之盾」( Bersama Shield )軍演於4月7日至 22 日舉行,為期 16 天,動員 5 國約 800 名海、陸、空軍事人員、7 艘水面艦,以及超過 30 架軍機,模擬在馬來半島及其周邊島嶼的作戰情境。英國海軍指出,演訓目標之一為強化盟友聯合保衛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免遭「侵略」的能力。
「史佩艦」指揮官凱迪( Paul Caddy )中校表示,全球安全環境持續快速趨於複雜化,英國與盟友應對當前及未來挑戰的能力因此也須不斷進化,加強行動與合作能力。
緊接在「五國之盾」之後, 4 月 21 日起至 5 月 9 日,美國與菲律賓舉行同樣聚焦南海安全的大型年度「肩並肩」( Balikatan )聯合軍演。除了美、菲,參加演訓或擔任觀察員的國家包括澳洲、日本、英國、法國、加拿大。
根據公開資訊,捷克、立陶宛、波蘭、荷蘭等歐洲國家今年首度赴「肩並肩」擔任觀察員,透露歐洲對南海與印太區域情勢的關注。
由英國最新、最大型先進航空母艦「威爾斯親王號」( HMS Prince of Wales )領軍的航艦打擊群 22 日自英國啟程,展開長達近 8 個月的印太區域行動部署,任務代號「高桅」( Operation Highmast ),過程中總計有 12 個國家將陸續加入打擊群編隊。
英國國防大臣希利( John Healey )指出,英國是極少數有能力領導如此大規模軍事部署的國家之一;海軍再度展現英國防衛實力的強大與現代化,傳達英國已準備好迎戰當前與未來的各項威脅。
英國首相施凱爾( Keir Starmer ) 24 日曾在希利陪同下,搭乘直升機前往英吉利海峽,登上已搭載打擊群編隊第 5 代匿蹤戰機 F-35B 的「威爾斯親王號」,視導並慰問參與任務的軍事人員。
透過這項展示軍力的大規模部署,施凱爾告訴媒體,英國正向敵手傳達明確的強大實力訊號,並向盟友表達團結與使命感。
值此充滿不確定性的新時代,施凱爾指出,英國對全球安全穩定的承諾「不可動搖」。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