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 28 日發生規模 7.7 地震,造成許多建築物倒塌。泰國首都曼谷距離震央超過 1000 公里,然而當地1座未完工的高樓卻因此坍塌。專家表示,這可能與土壤、建材品質和施工方式有關。
英國廣播公司( BBC )報導,有一個叫做實皆斷層( Sagaing Fault )的主要斷層,從北到南貫穿緬甸,長度超過 1200 公里。這個斷層意味著大量能量可以沿著它的長度傳遞,向南延伸 1200 公里直到泰國。
此外,地表對地震的感受也取決於土壤類型。當地震波傳播到軟土時會減慢並增強,導致振幅變大。曼谷就是建在軟土上,因此當地的地面震動更加劇烈。
地震發生時,曼谷高樓劇烈搖晃,屋頂泳池的水甚至因震動而外溢,而曼谷恰圖恰區( Chatuchak )尚未完工的審計局辦公大樓似乎是唯一倒塌的摩天大樓。
當時百名工人受困倒塌的建物內。救援工作今天進入第 3 天,截至今天下午為止,已知有 11 人死亡, 18 人受傷, 76 人失蹤。
倫敦帝國學院(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地震工程高級講師馬拉加-丘基泰佩( Christian Má laga-Chuquitaype )博士表示, 2009 年以前,曼谷沒有一套全面的耐震安全標準。
這意味較老舊的建築尤為脆弱。
這種情況並不罕見,因為耐震建築的建造成本較高,此外,泰國不像緬甸一樣經常發生地震。
泰國結構工程師協會主席阿蒙( Amorn Pimanmas )教授表示,雖然泰國有 43 個省有建築物防震法規,但估計只有不到 10 % 的建築物具耐震能力。
然而,這次倒塌的大樓並非老舊建築,而是在興建中的新建物,因此最新的建築標準應該適用。
阿蒙表示,曼谷的軟土層可能也是建築坍塌的原因之一,因為這種土壤會將地表運動放大3到4倍。他補充說:「不過還有其他假設,例如材料(混凝土和鋼筋)的品質,以及結構系統中的不規則性。這些仍有待進一步詳細調查。」
馬拉加-丘基泰佩分析影片後表示,「無梁版」構造在施工過程中似乎受到青睞,在頻繁發生地震的地區,已不再建議採用這種設計。
他解釋說,「無梁版」系統是指將平板支撐在柱子上,而平板和柱之間沒有梁。這種設計在地震時表現不佳。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