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高鐵「高雄站」何時消失的?

圖片來源:取自 高雄好過日 臉書

文:Claudius

高鐵南延確定採高雄方案,將進入高雄設站,可能要到 2039 年才會完工。

但其實在 1974~1991 年間,高鐵預設的南端點一直都是「高雄」。到底何時「高雄站」消失的? 我們可以從史料中考察出來:

  • 1974 年台鐵執行「發展建築超級鐵路專題研究」,南端點為高雄。
    這是最早的高鐵計畫,執行約到 1981 年出版簡報,規劃新建路線花費約 845 億元,由於當時世界上的高速鐵路僅有新幹線,包含土建與機電的規格,幾乎照搬新幹線設計。研究結論認為具可行性,但當時小蔣政權因高速公路甫通車,認為公路運輸已大幅改善,因此未積極推動興建高鐵。
    這個版本高雄段是從鳳山沿鐵路路廊彎進來,也就是在高雄鳳山間,台鐵與「超鐵」是上下行反向的。這個設計是因為規劃路線(山線)要走人口密度低的區域,因此比較貼近國 10-市道 183 的路廊。但這樣也表示超鐵就以高雄為終端,不會再往屏東段延伸。
  • 1987 年行政院指示辦理「台灣西部走廊高速鐵路可行性研究」,直到 1990 年行政院核定,南端點為高雄。
    此時政府才認真要蓋高鐵,從北到南設 7+1 個站(台北評估增設松山),其中松山、台北、高雄三個站和台鐵現有車站共站,其餘需要新建,路線有「內陸線」和「中央線」兩個選擇,但高雄段不受影響,高雄站「設在台鐵高雄站地下」。
    這個版本高鐵在南高之間,在高速公路以東 2 公里往東南行進,在澄清湖北側轉向西南,通過高雄高爾夫球場、高雄工專(高科大建工校區)、科工館至台鐵高雄站設地下站,這邊同樣和台鐵上下行反向。這個版本最終獲得行政院核定。
  • 1992 年行政院核定高鐵建設計劃,南端點為左營。
    但到了 1992 年行政院核定計畫,高雄站不見了!為什麼呢?
    這個關鍵時間點,高鐵工程籌備處的處長大家可能很熟悉,就是日後官運亨通的毛治國。
    高鐵施工最難的是南北兩端,高鐵能進台北,關鍵在於 1992 年同年核定的台北鐵路地下化「萬板計畫」,南隧道就提供給高鐵使用,也就是這段的高鐵等於是政府出資而並非後來的 BOT 興建。

    但當時政府財政相對拮据,預算只優先照顧台北,高雄鐵路地下化擱在一旁,因而就直接放棄了工程難度較高的高雄段。

  • 1998 年行政院摸頭「之後還你高雄站」之老蕭承諾
    當然,高鐵以前都說好終點是高雄,現在突然又說不進高雄,引起包含同黨市長吳敦義在內跨黨派譁然。因而行政院長蕭萬長最後在 1998 年摸頭協調出「先共站(左營)、再共構(高雄)」的折衷方案,初期以左營為終點,待鐵路地下化與捷運完工後再將高鐵延伸到高雄。

2010 年,此時高雄捷運已完工,鐵路地下化剛開工,是時候實現「老蕭的承諾了」,此時行政院也進行評估高鐵是否南延,並提出「共軌、新闢隧道、新闢路線」等幾個方案,但最後交通部認為「都不可行」,交通部長毛治國大筆一揮否決高鐵延伸,也推翻吳敦義、蕭萬長之前的政治策諾。

回歸歷史,高鐵的南北兩端設計類似,都是地下化去銜接原本的台北、高雄兩個核心車站,只是台北的建設一路暢通,高雄的一波三折,「南北不均」才是高鐵進高雄漫長爭議中最核心的問題。

圖片來源:取自 高雄好過日 臉書
圖片來源:取自 高雄好過日 臉書
圖片來源:取自 高雄好過日 臉書
圖片來源:取自 高雄好過日 臉書

原文出自高雄好過日臉書,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