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爾巴尼亞今天簽署三方夥伴協議,合作在阿爾巴尼亞興建大規模再生能源廠,包括光電、風力等,未來將透過海底電纜傳輸電力供給義大利使用。
義大利總理梅洛尼( Giorgia Meloni )表示,互通互聯將成為新的「能源外交」基石,義大利已在非洲推動多項清潔能源投資計畫,她很高興綠能合作擴及巴爾幹半島。
義大利總理府 15 日發布新聞稿指出,梅洛尼應邀至阿聯首都阿布達比( Abu Dhabi )參加永續週高峰會議,她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總統穆罕默德( Sheikh Mohamed bin Zayed Al Nahyan )、阿爾巴尼亞總理拉瑪( Edi Rama )共同見證,三國相關部會簽署三方戰略夥伴協議,強化跨國綠能合作。
梅洛尼在致詞中表示,國際社會先前對於使用再生能源設定了難以實現的高標,無法及時達標不應使大家退縮,但該嘗試找出新方法,克服「已開發」和「開發中」國家這種過時的分類,同時揚棄意識形態掛帥的做法。
梅洛尼表示,若全球繼續以「經濟發展沙漠化」作為代價追求脫碳,或因執念擱置其他可行方案,那到 2030 年,世界就不可能實現再生能源產量達到3倍的目標,也不可能將能源使用效能提高到2倍。
梅洛尼強調,「我們必須務實,因為現實就是如此。」 2030 年世界人口估計將達 85 億,全球 GDP 將在未來十幾年翻倍,這將使能源需求不斷提升,尤其隨著人工智慧( AI )發展,高效能演算法需要消耗更多能源,例如每次向 AI 機器人提問所耗的能源,就是傳統網路搜尋的 15 倍。
梅洛尼表示,如今資料運算中心耗能已占全球電力 1%,未來還會持續提升,為能源供給帶來更多壓力,因此能源轉型和數位發展的未來,取決於人類在永續發展與創新間取得平衡的能力,需要依照已擁有、開發中的技術,甚至尚不確定的未來新科技,來設計平衡的能源結構。
梅洛尼強調,她不僅指再生能源,還指天然氣、生質燃料、氫能、二氧化碳捕集,更不要忘記「核融合」能產生清潔、安全、無限的能源,並將能源從地緣政治武器,轉化為可廣泛獲取的資源,從而改寫歷史。義大利正朝此方向推進,並在羅馬主辦由國際原子能總署( IAEA )推動的首次相關會議。
梅洛尼並強調跨國綠能合作的重要,她表示,義大利與突尼西亞已建立「 Elmed 電力聯通計畫」,該計畫由世界銀行和歐盟共同資助,建造一條長約 220 公里的 600 兆瓦( MW )高壓電纜;北非經義大利到中歐,也有一條「氫能走廊( SoutH2 Corridor )」。
此外在七大工業國集團( G7 )架構下,有一項「非洲能源成長計畫( Energy for Growth in Africa )」,專為促進非洲大陸的乾淨能源投資。
梅洛尼表示,義大利原本就與巴爾幹半島互動密切,在亞得里亞海( Adriatic )底有綿延 430 公里的電纜,連接義大利與蒙特內哥羅( Montenegro )與巴爾幹半島電力網絡,新的三方戰略協定將創造新的電力互聯網絡,在阿爾巴尼亞生產綠能,再透過海底電纜將部分電力輸送到義大利。
梅洛尼表示,她對這項合作倡議深感驕傲,象徵邁向真正全球互聯的一大步,各國不再以區域畫地自限,「從亞洲到波灣,從北非到歐洲,未來都能雙向供應能源。」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