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協和四接環評 環團:應考慮轉型再生能源電廠

圖片來源:中央社

協和電廠改建計畫(四接)今天進行環評小組會議審查。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會前表示,台電報告中許多「避重就輕」內容;應慎重考慮再生能源電廠,不該只有燃氣火力電廠選項。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召開「協和發電廠更新改建計畫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書初稿」專案小組第 5 次初審會議。

根據開發單位台電公司資料,協和電廠改建為第四天然氣接收站,已歷經 3 次開發面積縮減。由最初約 29.25 公頃(1.0 版)縮減至約 18.6 公頃(2.0 版替代方案),後續再縮減至約 14.5 公頃(3.0 版東移方案),縮減面積與初始方案相比達 14.75 公頃。

台電表示,經努力嘗試各種配置,3.0 版方案已為最精簡用地,並將填海區東移至 LNG 卸收站港池內,可保留電廠外側潛堤區珊瑚及大海扇區。

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於環評會議開始前至環保署大門抗議,批評執政黨與台電將「自然海岸零損失」當口號,以毫無轉型正義的「能源轉型」為海送終。

基隆護海公投領銜提案人王醒之表示,台電雖然提出 5000 餘字的環評報告書,但外木山小組閱讀過後總結只有 16 字「答非所問、避重就輕、自我矛盾、扭曲事實」。

王醒之舉例,台電強調已進行操船模擬、水工模型試驗等,但其實是引用 2019 年 7 月、針對 1.0、2.0 版本開發的資料;今年 2 月第三方驗證會議中也有單位提出安全疑慮,如台灣港務公司提及 LNG 船操船碰撞風險、港型改變後港內靜穩度下降,甚至 LNG 船進港 25 次就有 1 次發生碰撞的高比例,都避重就輕帶過。

基隆市野鳥學會常務理事鄭暐表示,台電的調查中針對海海生態評估部分「充滿惡意欺騙」,調查點位根本不是現在 3.0 版本的填築區;根據台電過去的調查資料,3.0 版的填築區曾記錄到保育類海龜出現,是海龜棲息地,但這次報告中卻刻意呈現紀錄是零隻。

野薑花公民協會常務理事陳雪梨指出,台電已知海底火山距離協和電廠僅 4 公里,且當地鄰近核二廠,台電過去也有進行地質調查,但當公民團體提出協和改建為「地熱發電廠」時,台電卻又說當地「地質條件不明」。

陳雪梨舉例,今年 1 月在台灣所舉辦的「國際地熱論壇」,許多國際一流的工程顧問公司均表示有意解決地熱探勘的問題,但台電仍一口斷定地熱資源「掌握不易」。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專職律師蔡雅瀅表示,第四天然氣接收站填海處就是「基隆市水產動植物保育區」,屬於海岸管理法第 12 條的「一級海岸保護區」,依法應禁止改變其資源條件;同樣呼籲協和應轉型為「再生能源電廠」,而不是只給基隆人「燃氣火力電廠」的選項。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

where to buy viagra buy generic 100mg viagra online
buy amoxicillin online can you buy amoxicillin over the counter
buy ivermectin online buy ivermectin for humans
viagra before and after photos how long does viagra last
buy viagra online where can i buy viag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