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談疫情 李秉穎:客觀看待國產疫苗是重要課題

台大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李秉穎。資料照。 圖片來源:中央社

隨國內 COVID-19 疫情趨緩,台大醫師李秉穎今天指出,如何客觀看待國產疫苗是這次疫情帶來重要課題,不要讓政治力摻入防疫,若朝野無法同心協力,再有疫情還是會面臨很多問題。

隨國內 COVID-19 ( 2019 冠狀病毒疾病)疫情穩定下降,國內去年 12 月 1 日實施第 1 階段口罩鬆綁,取消室外全程佩戴口罩的規定,今年 2 月 20 日更進一步放寬,僅指定場所強制戴口罩,而這項規定也將在 4 月 17 日再鬆綁,未來只有醫療照護機構、救護車這 2 場域仍須按規定全程佩戴。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何時解編受關注。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 ACIP )召集人、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醫師李秉穎今天接受寶島聯播網節目「新聞放鞭炮」主持人周玉蔻訪問時表示,還是要看重症、死亡比例是否下降到一定程度。

李秉穎說,流感一年死亡人數 100 例到 300 例之間、約 150 例至 200 例,若每天因 COVID-19 死亡人數比流感多,就要考慮是否完全解除管制,尤其病人若因 COVID-19 重症住院,到底是不是還要強制隔離,在醫院或特定場所傳播,可能還是會造成相當傷亡。

「疫苗+1」活動 3 月 6 日至 4 月 30 日登場,迎接全面解封、回歸正常生活。李秉穎建議,今年至少接種 1 劑,針對免疫功能不全等高風險則仍有待討論下半年是否再打 1 劑,指揮中心鼓勵施打莫德納次世代雙價疫苗,若民眾擔心副作用,可考慮 Novavax 疫苗。

談及高端疫苗爭議至今不斷,李秉穎直言,從這次 COVID-19 抗疫經驗就知道最重要的其實是疫苗,如果沒有疫苗,現在恐怕還是無法解封,要關在家裡,仍要嚴格防疫,疫苗出現讓重症、死亡變少,才能比較快回復原來生活。

李秉穎表示,這段期間國產疫苗的爭議,使得疫苗運用受到影響,但這種爭議每次大流行都會出現,例如 2009 年 H1N1 流感疫苗(國光疫苗)被罵得要死,這次就是高端被罵,他認為下次如何客觀看待國產疫苗是重要課題。

他強調,不要讓政治力摻入防疫、影響國產疫苗,若完全依賴國外疫苗,會影響抗疫時序,也會招致很大批評跟檢討,如何看待國產疫苗,是這次疫情非常需要去仔細討論的事情。

李秉穎說,每次疫情出現都會帶來政治上的嚴重對立,「這是非常奇怪的事情」,且越來越嚴重, H1N1 疫情帶來的對立比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 SARS )疫情嚴重, COVID-19 又比 H1N1 嚴重,若朝野沒有辦法同心協力,以後再來一個大突變、大流行時,相信還是會面臨很多的問題。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

where to buy viagra buy generic 100mg viagra online
buy amoxicillin online can you buy amoxicillin over the counter
buy ivermectin online buy ivermectin for humans
viagra before and after photos how long does viagra last
buy viagra online where can i buy viag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