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職涯選文化棄新聞 李應平因辦公桌有歸屬感

圖片來源:中央社

卸下文化部政務次長一職,李應平至「台灣好基金會」任執行長已 8 年,藝文資歷加總近 30 年,她待過媒體卻沒當記者,「守著辦公桌才有歸屬感」。李應平錄製中央社 Podcast 「空中小客廳」,分享她從政府到民間的經歷。

小時候每天看 5 份報紙,李應平最愛影劇版和社會版,當然也不會錯過副刊,「這些內容連結各生活面向」。關注常民百姓大小事的她,大學因此選讀社會系,間接建構了自己後來在文化藝術行政工作中嚴密的邏輯性。

起初她先進入報社的社會服務部當公關,「那裡不像廣告業務單位,舉凡社會發展中的重要環節,我們都會參與」。李應平除了找病友團體做義診,也辦少棒營和勞軍晚會,以及各式各樣的跨年活動,「我最早見過的明星是劉德華,印象最深的是郭富城,他本人非常帥」。

不同面向的接觸,水平式拓展了李應平的人生視角,她甚至曾考慮當記者,而快速吸收並整合資訊再書寫的壓力,似乎成為這一行的「技術門檻」,但李應平最在乎的,其實是有沒有辦公桌,「記者每天要在外面跑,我喜歡坐在定位,才有歸屬感,守著那張辦公桌很重要」。

既然確定了不想投入新聞圈,李應平開始思考,是不是該專且深的朝向某個產業或領域發展?她首先想到範疇是自己所學的「社會」,以及追蹤「流行藝文與影劇」的興趣,還有從小愛看棒球、籃球等「體育」賽事的嗜好,「當時國家文藝基金會正好在籌備找人,我就應徵進去了」。自此李應平便開始在文化藝術領域的旅程。

藝文圈中,占比最重的是藝術家,其次是幕後製作團隊,「藝術家對待規定與體制是叛逆的,會認為被綁住創造的可能性。不管出版社或策展公司,都需要有從事行政管理的一群人」。在李應平的觀念裡,文化相關政策應幫創作者開路,作為背後的行政規劃角色,除了有遠見、前瞻性與處理事情的彈性外,「多元接受能力必須遠大於藝術家,這是我覺得比較大的挑戰」。

在政府機構待了近 20 年,李應平自我定位為「政策的演繹者」,「我和藝術家是策略夥伴關係」,各自扮白臉與黑臉推動大型政策。但這個情況到 2014 年轉變,她辭去文化部政務次長,接下台灣好基金會執行長一職,「在民間可以做各種可能性的想像,只是少了 2 件事情,就是資源與大環境的支持」。

民間團體在數量上大於政府,李應平嘗試當「拼圖的人」,「地方創生就是靠拼圖才能完成,因翻轉鄉鎮不光是只靠產業轉型就好,而是許多環節都要同步進行」。

以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為例,李應平到台灣好基金會時,這項活動已經做了5年,但卻忽略最關鍵的主客問題,「我們運用這個場域辦活動或演出,是要告訴大家池上有多美」。而當關於「全世界獨一無二天地人合一的天然劇場」這樣的描述字眼出現後,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才成為傳奇,「我要講的是,文化藝術工作,有時候把大事化小,有時候也把小事放大」。

地方創生容易讓人誤解的地方是什麼?表演藝術團體以前竟被稱為「業餘團體」,這是怎麼一回事?會彈吉他的李應平,想過要站上舞台表演嗎?這些內容將在 30 日「空中小客廳」( https :// reurl . cc / V1OAl6 )播出,或可上中央社 YouTube 觀看全影音專訪( https :// youtu . be / oX7no2WGG9c )。

中央社 Podcast 頻道「中央社好 POD 」除了既有的每週 3 個節目「文化普拉斯」、「特派談新事」、「空中小客廳」外,在4月起推出由作家劉克襄所主持的「搭火車回台灣」共 12 集,第 7 集將於明天上架。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