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歐盟「電的迫降」方案成敗關鍵在2個字:團結

圖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圖庫

歐盟執委會週三提出暫時干預市場的方案,透過電價和用電雙向「緊急迫降」,從能源業者抽出 1420 億歐元暴利來緩解危機。但這套方案最大考驗是 27 個成員國能否共享好處、照顧電力進口依賴國,還得與時間賽跑。

每個歐洲政府都在搶救能源通膨危機,但相較脫離歐盟後的英國能源政策大手大腳:新首相特拉斯( Liz Truss )宣布設定民間平均能源帳單上限每年 2500 英鎊(約新台幣 9 萬元,較預估漲幅打 7 折)、 10 月 1 日起連續實施 2 年、成本由政府舉債支應,歐盟執委會( European Commission )週三公布的計畫就顯得小心許多。

這套「電的迫降」方案從供、需兩方著手,落實日期不晚於 12 月1日,直到明年 3 月底為止,也就是政府介入市場4個月。

針對電價,設定歐盟全境每百萬瓦/時( MWh )單價上限 180 歐元(約新台幣 5637 元,目前歐洲各國市價都在 200 歐元以上),多出來的成本取自非天然氣發電但搭便車享受超額利潤的發電業者,例如風電、核電廠,預計可取得 1170 億歐元補貼消費者電價。

歐盟執委會也把手伸向石化業,要求過去3年平均獲利成長超過 20 %的業者,交出其中 33 %給政府補貼電價。這個取名為「團結貢獻」( solidarity contribution )的額度估計今年可有 250 億歐元。

不過,由於有權力執行方案的是各國政府,而歐盟成員國有的是能源賣方、有的是買方,例如法國賣電給德國,那麼法國從核電廠收到的超額利潤要怎麼分配?是要自己國內先滿足再分給德國,還是直接降低對外售電價格?

面對這個涉及各國內政的敏感問題,歐盟執委會方案這麼說:「在團結的精神下,鼓勵成員國洽簽雙邊團結協議,分享這筆收入…以嘉惠終端消費者。」執委會並提議,當某國電力淨進口額達到或超過主要進口來源國的 100 %時,這兩國就必須在 12 月1日前完成團結分享協議。

「團結」二字是歐盟政策文件最常出現的關鍵字之一。這段歐洲能源危機期間不乏各國互相指責「以鄰為壑」的狀況,例如克羅埃西亞打算禁止境內天然氣出口,隔壁的匈牙利就遭殃;德國不願重啟核能、搶買天然氣推升了價格,也被擁核鄰國抱怨;西班牙長期主張興建管線直通德國,以便輸送液化天然氣,但據傳遭到自己有電要賣的法國阻擋;也有國家提議對所有來源的天然氣價格設限,但遭到產氣大國挪威反對。

由此可見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 Ursula Von der Leyen )要力阻各國「大難來時各自飛」是有多麼困難。這套方案源自9日歐盟能源部長臨時會議後,由執委會根據各種「迫降」辦法中較有共識的部分進一步擬出細節,因此被認為應可獲各國政府同意,但落實成效仍有疑慮。

至於需求面的控制,可能較容易達成,畢竟漲價通常就會拉低消費。執委會提出明年3月底前各國用電量減少 10 %的目標,方法包括工廠提早開工以避開尖峰用電時段等等,預估可因此降低天然氣發電量4%,有助於壓抑電價。

考驗歐盟的除了團結,還有時間。比利時總理德克魯( Alexander De Croo )上週直言,協商再拖個幾週下去,「歐洲經濟就會畫上句點」。當各國政府還在玩這場「權力的遊戲」時,別忘了以此為名的美國影集第一集篇名叫作:「凜冬將至」。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

where to buy viagra buy generic 100mg viagra online
buy amoxicillin online can you buy amoxicillin over the counter
buy ivermectin online buy ivermectin for humans
viagra before and after photos how long does viagra last
buy viagra online where can i buy viag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