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2050淨零碳排 學者籲立法強制建築取得能效標示

據國發會 2050 淨零碳排路徑,台灣住商建築及運作耗能占總耗能約 35 %至 37 %,僅次於工業部門;學者建議,應強制立法未來建築物取得能效標示,不然邁向 2050 淨零目標可能會打折。

聯合國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 IPCC )於 4 日晚間公布第 6 份評估報告( AR6 )的第 3 工作組報告( WG3 ),台達電子基金會今天舉辦「 2022 台達氣候沙龍: IPCC 減碳密碼 綠建築抗暖化」線上記者會。

根據 IPCC 報告, 2015 年都市排放量占全球比例約 62 %, 2020 年則提升到 67 %至 72 %,都市在減碳上可以發揮積極的作用,如透過建築規範及建築材料選擇著手。

根據國發會日前公布台灣 2050 淨零排放路徑圖,台灣住商建築及運作耗能占台灣總耗能約 35 %至 37 %,僅次於工業部門,是節能的重點。

成功大學力行校區的孫運璿綠建築研究大樓成為本次 IPCC 報告中所提到的 7 棟零碳建築範例之一,成功大學建築系榮譽教授林憲德會中表示,在興建前花了 2 至 3 年的時間研究、1 年建築完成,除了建築物本身的節能外,也有造林來達到碳中和的效果。

林憲德指出,根據國發會的 2050 淨零路徑, 2050 年 100 %新建築物及超過 85 %舊建築物應達近零碳建築,孫運璿綠建築研究大樓也將是首座獲內政部近零碳建築認證。

林憲德說明,如同現在電氣產品已有節能標章,政府規劃未來在建築上也會有類似分級,目前預計是仿效歐盟建築能效標示。

林憲德進一孫解釋,歐盟建築能效標示分為 7 個等級,現在歐盟房地產在住宅建照、買賣、出租等都視能效標示為必須文件,若有標示的物件在買賣價格、租金都上升了 3%至 5%。

林憲德另外舉例,在美國採用 ENERGY STAR 分級,紐約有一半以上的建築都被要求標示、每年更新,讓所有的業主知道耗能效率、並改進節能;採用 ENERGY STAR 的建築,一年可以減能 7%,租金則高出 2%至 3%,交易金額高出 13 %至 16 %。

林憲德建議政府,台灣最重要的是要強制立法,如修改建築技術規則,或是不動產交易法等,一定要出示能效標示;政府也可以設立輔導團隊,協助申請,沒有強制立法,民間也不會來申請,要達到 2050 淨零目標,沒有這些配套措施,恐怕執行效果會打折。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