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調查:8成兒少社群恐慌 接觸「冰棒」App更嚴重

圖片來源:中央社

兒少使用網路頻繁,兒福聯盟調查發現,有逾8成兒少曾有社群恐慌狀況,近來更有俗稱「冰棒」的社交 App 讓兒少隱私無所遁形,調查也顯示,兒少接觸此 App 後負面情緒更嚴重。

兒福聯盟今天公布「台灣兒少網路社交行為暨社群恐慌現象( FOMO )調查」,這項調查是在去年 11 月 10 日至 12 月8日期間進行,調查對象為台灣七年級至高三生,其中國中生占比 47 .6%、高中生占比 52 .4%,共回收 1818 份問卷,回收率為 85 %。

調查顯示,兒少最常使用社交平台,依序為 Messenger ( 80 .4%)、 Instagram ( 77 .5%)、 Facebook ( 72 .9%)以及 LINE ( 72 .2%),都有超過7成的使用率,其次則為兒少社群流行的新興平台,像是抖音( 55 .1%)、 Zenly ( 33 .3%)等。

調查也顯示,有 66 .0%的兒少認為「在網路上交朋友比在現實生活中交朋友容易」,等於平均每3個兒少就有2個習慣在網路上交朋友,網路交友越來越容易,也使得兒少對網路社群使用的黏著度提高。

不過,網路社交機會增加難免也讓兒少面臨較高的網安風險,調查兒少是否曾遇到網友的特殊要求, 26 .5%兒少曾遇網友提出特殊要求,較 2020 年( 20 .2%)增加6.3%,進一步查看各項特殊要求,最常見也是增加最快的是要求情侶交往( 14 .1%),其次為要求視訊通話( 13 .1%)及單獨約見面、提供個人資料(9.9%)等。

兒福聯盟指出,調查顯示,已有 86 .9%兒少曾有任一項 FOMO 狀況,遠高於美國成人比例 69 %,也有 23 %孩子表示因社群恐慌有產生像孤單、自卑等負向情緒。

值得注意的是,兒福聯盟表示,這次調查發現有約1/3的兒少下載一俗稱「冰棒」的新興 Zenly App , App 有準確的定位功能可即時顯示使用者所在位置給互為好友關係的用戶,讓好友得知使用者移動路徑,甚至連對方手機電量與充電時間都能掌握,現也有不少兒少藉互加此軟體並設定好友來證明彼此情誼。

兒福聯盟也分析發現,有社群恐慌的孩子一旦接觸了 Zenly ,焦慮、失眠等負向情緒會比未使用者來得高,且因其希望能受到他人歡迎的需求比其他孩子多,會想要花更多時間在平台上瀏覽、互動。

兒盟建議,降低兒少使用網路風險必須大家共同努力,包含網路社交平台業者應提供警語並告知求助管道,學校應加強網路素養培育課程,並成為可信賴的第一線求助對象,家長也需要多留意孩子網路使用狀況並共同制定使用時間,若兒少使用網路時若不時感到焦慮,甚至因此失眠且影響生活,都可與兒福聯盟踹貢少年專線服務聯繫( 0800-001769 ),或至身心科門診接受醫師完整評估。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

where to buy viagra buy generic 100mg viagra online
buy amoxicillin online can you buy amoxicillin over the counter
buy ivermectin online buy ivermectin for humans
viagra before and after photos how long does viagra last
buy viagra online where can i buy viagra